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你的陪伴是否是孩子的一場噩夢?/徐海娜

時間:2017-09-24 03:15:31來源:大公網

  有人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然而我們是否想過,陪伴也可以常常成為一場噩夢?尤其是在自己的孩子面對我們的時候。

  如果你問現代的父母,孩子最缺的是什麼,他們往往都不假思索地回答,「缺什麼?什麼也不缺,要什麼有什麼!」然而也有人說,「最缺的當然是時間了,孩子最缺的就是父母陪伴的時間。」

  很多父母願意花時間陪伴孩子,卻分兩種情形。俊俊從小喜歡打乒乓球,他的父母常常訂好了場地,陪着孩子練球,和他一起商量如何改進技術,不斷鼓勵他,和他一起享受打球帶來的樂趣。文文的父母也會經常陪着她打球,但卻是板着臉,一副苦大仇深的樣子,不是指責孩子姿勢錯誤,就是嫌棄孩子沒有毅力。

  其實,你的陪伴能否收穫良好的親子關係,取決於你用怎樣的面貌和心態來陪伴孩子。

  新加坡的陶恩媽說,「寶爹每次給娃洗澡,陶陶都哭了。原因是寶爹每次都冷不丁用一桶水直接從頭上澆下來,說都沒說,沒給心理準備……晚上我又聽到寶寶哭了,衝過去一看,寶爹用食指指着陶陶,厲聲責罵,說,你聽不聽我的話?……」

  她還說,「也和寶爹說過,要正視對方的感受,做出改變」。她說,「永遠不要用指責的食指對着孩子,你可以用拇指豎起來!不管當下是多麼不符合你期待,都選擇好的說」。「還有不要讓自己成為子女成長路上的一場悠長的噩夢。我也是警醒自己,萬勿如此。」

  陶恩媽是在育兒路程上不斷反思和追求進步的媽媽,然而生活中還是有很多父母,將自己的陪伴變成了兒女成長路上的噩夢。有的孩子就非常希望爸爸或者媽媽不要陪着他做任何事,因為父母總是會指出他做得不夠好的地方。

  站在父母的角度看,我們都是為了孩子好呀,再說忠言逆耳也是正常的嘛!然而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孩子會常常覺得自尊受損,自己的每一次嘗試都有一個「監工」盯着,那滋味真是不好受。

  有一位孩子的爸爸在學習做菜,把本來應該當成涼菜來拌的菜,給放在油鍋裏炒了。孩子媽媽一邊說,「正確的應該是涼拌了就能上桌」,一邊說,「沒想到這菜炒來吃竟也不錯。驚喜都是從錯誤中產生的呀!」

  這時候,孩子聽了卻生氣了,說媽媽很不公平。原來在這孩子眼裏,每一犯錯,媽媽必然嚴厲批評,爸爸犯錯,媽媽卻寬宏大量,因此心裏很不平衡。可見這位媽媽平時對孩子的要求是很嚴格的。

  其實,在批評與鼓勵之間,有一個微妙的度是需要掌握的。父母過多的責難容易使孩子們失去從錯誤中學習的勇氣,也難以正面地看待犯錯。

  所以我們陪伴孩子的時候,不妨也想一想,我們是否批評的太多了呢?還有的媽媽在給孩子輔導功課的時候,會在瞬間就對自己的孩子橫眉冷對,一場疾風暴雨般的訓斥令其他旁觀的家人也無法忍受。

  有時候,孩子的確需要陪伴,有時候,孩子需要你走開。當然,我們也不是要當個「呼之即來,揮之即去」的「二十四孝父母」。但是如果我們願意花上我們的時間去陪伴孩子的話,至少給自己提個醒,不要將一場本該溫暖的陪伴變成孩子的一場噩夢。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