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二年七月的一天,受命於納粹的警員來到巴黎市中心的某住宅,要求住在這裏的猶太人收拾隨身衣物跟他們走,一位名叫莎拉的女童,為保護弟弟,把他鎖進了家中壁櫃,手握鎖匙,跟隨父母進了集中營。父母隨後相繼死亡,女孩卻憑機智逃了出來,並得到好心老夫婦的救助。老夫婦將她裝扮成男孩,陪她回到原住址。當莎拉用那條黑色鑰匙打開壁櫃,看到是弟弟的腐屍,她的精神遭受重創。
莎拉成年後到了美國,雖嫁人生子,生活安定,但心鎖解不開,憂鬱症日趨嚴重,兒子九歲那年,她駕房車撞向貨車。她兒子直到五十歲,才從父親口中證實,他有着猶太人血統,母親並非死於意外,而是自殺,他從母親遺物中看到了這條鑰匙。
這個故事來自一部小說──《Sarah's Key(隔世心鎖)》,小說後來被改編為電影,凡看過這部小說或電影的,一定忘不了這個催人淚下的悲劇,明白到二戰帶給人類怎樣的傷痕。
有一條合適鑰匙,可以開門開櫃,打開你想打開的所有地方,莎拉當年太小,就是這樣以為,我不丟失這條鑰匙,便可保護我的弟弟,但事實不然,莎拉變相殺害了弟弟。這個心結如同一把鎖,鎖住了她的血脈魂魄,任何鑰匙都難以打開。
心鎖,許多人都有,要開啟這些鎖,靠不了別人,需自己去尋找鑰匙,也許是一瞬間,鎖開了,人生便柳暗花明。若是因種種原因打不開心鎖,像莎拉那樣以死求解脫,結局就太淒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