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調景嶺與福綏境/蓬 山

時間:2017-09-19 03:16:20來源:大公網

  如今的地鐵上,滿是盯着手機的低頭族。偶爾有次抬頭看港鐵路線牌,忽然對「調景嶺」這個站名發生了興趣。中文常用詞中並無「調景」,憑直覺從讀音猜測可能是諧音改名。低頭用手機一查,果不其然,原名正是「吊頸嶺」。

  再一查,類似的不止這一處。「藍田」原名「鹹田」,名字一改,頓時從泥土鹹鹽氣息,轉而充滿「日暖玉生煙」的詩意。

  這種做法被稱為地名的「雅化」,即將不太吉利或者粗鄙庸俗的地名,用音近的文字替換,令字面更文雅,寓意更吉祥。成功的「雅化」,既需尊重原地名的發音,又要貼近歷史、人文、民俗習慣。

  北京從清末民初開始,對地名進行過多次大規模「雅化」,數量要比香港大得多。但思路一樣,堅持了音近、意吉兩大原則。如西直門至阜成門一帶的「苦水井」,民國改名「福綏境」。

  較成功的一例是「東江米巷」改為「東交民巷」,因此地是使館區,正好寓意「交通萬國民眾」。而「繩匠胡同」更名「丞相胡同」,「姚鑄鍋胡同」變身「堯治國胡同」,瞬間「高大上」了許多,頗有「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霸氣。

  不過隨着時光變遷,有些地名又打上新的歷史印記。一九六五年,有人對「堯治國胡同」提出質疑,人民當家做主了,焉能再讓帝王治國?於是,「堯」禪讓退位,更名為「治國胡同」,沿用至今。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