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主禮嘉賓為聯展開幕禮剪綵
【大公報訊】記者湯艾加、李亞清報道:「慶祝香港回歸二十周年暨香港美術研究會卅五周年會員作品聯展」昨日於香港中央圖書館展覽廳開幕。今次展出逾三百件作品,來自近期時有新作的一百三十名會員。展覽以水墨畫、書法為主,還有油畫、水彩等形式的作品,內容豐富,題材多樣,體現了會員對於美術專研探索的精神。
藉書畫表達愛國情
展廳中有名家施子清、余寄撫的墨寶。水墨畫方面,包含多名畫家通過潑墨、工筆、寫意等方式進行的創作,作品中蘊含了對香港回歸二十周年的美好祝福。展場左側是寫生作品展覽區,展示了多名會員過往的寫生作品,此外,還有多幅手卷作品,展現了會員的筆墨功力。
香港美術研究會(美研會)會長王子天在致辭時表示:「美研會成立三十五周年,適逢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周年,今次為首次在香港中央圖書館展場舉行會員作品聯展並出版作品集,藝術家通過繪畫和書法表達愛國情懷和對祖國未來的祝福。」是次展出他的三幅國畫作品,其中一幅名為《紫荊情懷》,王子天說:「我將『國花』牡丹花與『香港市花』紫荊花結合在同一畫作中,表達『欣賞香港,讚美香江』的情懷,以及香港與祖國母親的親情。另外,我希望觀眾透過此畫感受生活的本質,如今的生活使得很多人變成『低頭一族』,不再留意身邊的美好,而花來自大自然,是一種『接地氣』的事物,它能引領人們更加貼近生活。」
國際工商聯合會主席左丹紅在致辭時稱,藝術家用心靈和智慧裝點香港,一畫一故事,一字一精神。「今次展出的畫作不僅展現真善美,還具有與時俱進的時代精神。希望『東方之珠』亦是紫荊花的故鄉,明天更美麗。」香港傳統文化交流協會主席陳秀燕表示,書畫作為中國傳統文化正在不斷地被推廣,得益於此,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學習書畫創作。如今人們生活富足,而藝術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從而提高幸福指數。
交流活動免費入場
與會的其他主禮嘉賓還有中聯辦九龍工作部副部長盧寧、中國書協香港分會主席施子清、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行業發展研究所名譽所長吳達鎔、孔教學院副院長湯惠心、香港理工大學前校長呂新榮、黃大仙區議會主席李德康等。
書畫與音樂同是美的呈現方式,在昨日下午的開幕式現場,多位美研會會員不僅展示了自己的書畫功力,還通過音樂演奏的方式,讓觀眾同時感受音樂與美術之間的美妙聯繫。聯展展期由即日起至九月十八日下午四時。此外,為增加觀眾與藝術家之間的交流機會,大會將於今、明兩日下午二至五時,在展覽現場安排書畫揮毫、人像速寫等活動,免費入場。
部分圖片由大公報記者李亞清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