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內地書法家韋斯琴及其楷書對聯 大公報記者謝敏嫻攝
【大公報訊】記者王豐鈴、謝敏嫻報道:由榮寶齋(香港)有限公司、美利集團香港有限公司主辦,中國書法家協會香港分會協辦的「藝術中國 人文香江─紀念香港回歸20周年當代中國書法名家邀請展」現正於榮寶齋舉行,展出約八十幅來自內地及港澳台的二十三位優秀書法家的作品,展期至本月二十二日。
共同推動書法文化
是次展覽於昨日下午揭幕。中聯辦宣文部副部長羅江,中國書法家協會香港分會主席施子清,中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副董事長、香港福建社團聯會榮譽主席林廣兆,(香港)國際傳媒集團董事局主席、港澳傳媒華語國際台台長冉多文,美利集團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長郭耀名,中國書協篆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許雄志,福榮堂翡翠珍寶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樹堂,中國書法院副院長楊濤,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沈榮槐,以及多位參展書法家一同出席開幕禮。
施子清致辭時表示,為慶祝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周年,書法界幾乎每個星期都有各種展覽開幕;香港的展覽場地不多,辦一個展覽不易,香港人喜慶回歸的心情非常熱切。過去二十年,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國家正實現中國夢的偉大構想,自己作為書法界、文化界的一分子,更應運用好國家發展帶來的所有資源,推動中國書法文化;尤其在「一帶一路」號召下,共同攜手為國家的文化事業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郭耀名認為,自己雖從事建築業,但建築精神與書畫藝術相通相融,是可融為一體的。如果用建築語言來表達今次參展書法家的藝術追求和精神,可以說是北京的中華世紀壇、香港的紫荊花和國際金融中心,澳門的大三巴牌坊、台灣的101大廈;放眼國際的話,那就是迪拜的哈里發塔;建築與書法藝術是可相互溝通的。
中國書協香港分會副主席范淳奇介紹,是次活動還邀請各地書法名家齊聚,以研討會的形式,探討中國書法的現狀及發展,以及如何加強內地及港澳台的書法交流。他提到當前中國書法家協會已有多位來自香港、澳門、台灣代表,令書法家回歸到中國書法大家庭中。
聚港交流互學互鑒
是次邀請展展出范淳奇四幅作品,其中隸書《一帶一路》上書「一帶一路,互學互鑒」。他說:「書法是中國五千年文化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載體,一路傳承下來。現在香港的小學生都在學習書法,書法可以培養人的審美和耐性。」
施子清是次展出兩幅草書作品《物與神遊》及《詩一首》。《詩一首》題識「雪香居士丁酉夏」,上書「拔劍起舞臨高台,北斗插地銀漢回。長空贈我此明月,天下知音酒一杯。」
沈榮槐專為香港回歸創作七言律詩《慶回歸》,是次展出其一幅行書、一幅隸書,以「轉弱圖強爭奮起,開明改革着先鞭。醒獅聲吼山河動,巨港珠還日月妍。」表達對祖國強盛的自豪,以及對香港回歸二十周年的祝福之情。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韋斯琴特地從南京來港參加開幕禮,她展出四幅行書、草書、楷書的作品。
榮寶齋位於中環皇后大道中2號長江集團中心302室。更多展覽詳情可電二一八七三○八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