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避險需求大 商品市場發威/ 大公報記者 鄭芸央

時間:2017-09-11 03:16:13來源:大公網

  由食品、能源至金屬,商品實際上與每個人生活都息息相關。農產品如香草或啤酒花供應失衡,消費者便要承受甜點和啤酒漲價;而金屬價格上升則會加重製造業成本。

  商品交易今年大翻身,黃金、農產品和基本金屬的價格,統統都有顯著升幅,商品價格今年來的進擊,最大動力是來自地緣政治風險與供求失衡的問題。黃金價格向上衝破每盎司1300美元的重要關口,升勢強勁並非單純是因為美元走勢相對疲軟,而是有其他因素的配合。美國政治亂局未息,通脹趨勢不如聯儲局預期,如今大家都在推測聯儲局年底前未必會再加息,在避險需求增加的情況驅使下,不少投資者亦趕緊買金。

  與此同時,市場看好中國經濟增長前景,加上金屬供應緊張,有利基本金屬價格持續上升。金屬價格在八月份表現尤其強勁,鋅價升幅更是兩年以來最大,銅價亦出現自2009年以來最佳的八月表現。

  投資者和市場人士普遍繼續看好商品市場,認為即使美國經濟數據看似好轉,但顧慮到美國通脹水平偏低,相信美國聯儲局不會激進加息或縮表;而近日兩股颶風「哈維」、「艾爾瑪」先後吹襲美國引起的災情,或會阻延聯儲局於12月加息的進程,這些因素亦會左右商品市場走勢。

  投資商品與投資股票,兩者都是傳統的投資資產類別。然而,投資商品的其中一個特點是基於商品的潛在走勢,未必完全為避險,一些市場人士在商品期貨買賣使用槓桿交易,以求獲取更大利潤。不過,由於商品期貨市場波動大,交易經常快上快落,對於缺乏足夠經驗的投資者而言,投資商品期貨風險其實不低。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