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蜂窩煤/蓬 山

時間:2017-09-11 03:16:12來源:大公網

  京城有句玩笑話:蜂窩煤與大白菜,是衡量老北京的兩大標準。蓋在一二十年前,每逢冬天,最重要的過冬物資就是蜂窩煤與大白菜。四九城的胡同裏、四合院裏,家家戶戶門口都有成堆的用板車拉回來的煤球與白菜。小老百姓,靠着一毛錢一斤的白菜、三分錢一塊的蜂窩煤取暖做飯、果腹佐餐,熬過漫漫寒冬。

  小時候一向是以為這兩樣東西是難入達官顯貴法眼,難登大雅之堂的。直至後來,看到台北故宮的翠玉白菜,菜葉碧綠,菜幫潔白,蟈蟈栩栩如生。方知白菜經巧手亦可化魚為龍。但同時又有點為蜂窩煤鳴不平,慨嘆命運不同。

  最近看到一則蜂窩煤被奉若至寶的故事。清末民初,許多在京洋人熱衷搜羅古玩。一人來華未久,朋友告之說:中國人狡詐,擺在枱面上富麗堂皇的都是贋品,那些藏在角落不起眼的才是真正的寶物。該人謹記,到了古玩店,對櫃枱貨架上一概不理。忽見牆角幾塊黑乎乎的石塊,貫穿圓孔,古拙厚樸,在歐洲聞所未聞。而店家連連揮手表示不賣,更加確信是寶貝無疑。於是急急扔下大洋,抱起疾走。回寓所後,友人一看,狂笑不已:原來抱回一堆蜂窩煤也。

  亂世藏黃金,盛世藏古董。如今國人小有積蓄,總有人寄希望在古玩行「撿漏兒」一夜暴富。但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吃白菜的命,還是不要做「翠玉白菜」的夢為好。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