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輪渡 海崖 月色/張 茅

時間:2017-09-10 03:15:29來源:大公網

    下一篇:mw

  圖:月色照機場/作者攝

  月上海崖,一年難得一度涼快的氣候漸到島上了。

  每年接近中秋前後,便有不少人離開侷促的住處,特意與家人搭渡海小輪看海上月色,或與友朋十數租遊艇出海賞月,出海是首選,一看「月湧大江流」的氣派。作為香港居民,上蒼賜給四周為海,佔盡了賞月天地之利。

  維港小輪上的看月人

  千多年前一位古人賞月,寫了有趣的詩句: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這樣一個饒有趣味的疑問,長久留在前人的心裏,今人何嘗不是,月色照落大地,明月照人,是年年月月的事,然而明月初照人,又是在那個年間?問題帶着懸疑。

  一百萬年前,應是明月初照人的時期吧?

  地球上開始有古微生物的出現,是三十一億年前。接着往後的二十億、十億年,生物在不斷演化。

  到距今一百萬年,應是人類史的開天闢地,人形成了,還不是今天的人。再距今四十萬年,猿人初成,二十萬年前,由「猿」而「古」,古人出現,從古人進化為新人,又是距今十萬年前的光景。

  江月照新人,是十萬年前,再遠一些,便是照古人和照猿人了。

  人類在宇宙的長河中不停步的發展,「人生代代無窮已」,古人的詩句點破人與宇宙的規律。

  在港島的日子長久,似乎對月和夜空淡忘和疏遠了。有時候,只知道那是白天,匆匆出門上班,晚上帶些疲累早睡,白天過後,夜又降臨市區,周而復始的刻板生活方式,對月夜和星空,彷彿與日常生活並不相關。

  市中之夜,是街上到處奪目霓虹爭輝,相映之下,月色顯得淡然無光。深夜在窗前眺望,燈光疏落了,一塊塊體型巨大的黑壓壓的大廈又逼在眼前,星月已被擠到使你看不到的角落去。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月色總是充滿誘惑,吸引對她的眷戀,偶然故意不是坐隧巴或港鐵過海,改坐天星小輪往來,為的是一看海上月色,談起來朋友竟有同感。海上明月的景象是非常動人的,比在山林間升起的姿態,都要曠遠清麗,波浪泛動起銀光,使人觀賞到動態的優美。

  月有圓時,有時一彎如芽,有時蛾眉淡素,有時如弦掛天,古人總稱陰晴圓缺,少些陰霾,常見明月,是我們港人今天的共同冀盼。

  七星湖的月色紅豆詩篇

  有一年的秋天到七星湖,住在岩中的海波樓,等着一陣秋雨過之後便出去遊湖了。

  這時候,招呼我們的朋友,拿來一壺紫貝天葵,喝了再領我們遊覽。

  紫貝天葵聽說過,剛才也喝了,雖說茶,酸甜的味道特別,卻又像常喝的茶。瀏覽到「水月宮」,看到壁上掛着郭沫若的題詩,「客來不用茶和酒,紫貝天葵酌滿杯。」想想剛才,感受更深一層不是茶,不是水,以一壺紫紅色的妙飲待客,這便是星湖風格。

  郭老的全首詩充滿星湖的旖旎風光,他寫的是這樣:

  「我自雙源洞裏回,桂花香處一軒開。

  果然風景這邊好,如此江山何處來?

  水剪西湖千匹錦,岫移陽朔七尊罍。

  客來不用茶和水,紫貝天葵酌酒杯。」

  郭老對雙源洞、桂花軒以及星湖山水充滿讚美之情。我特別喜歡他後面的兩句「客來不用茶和水,紫貝天葵酌酒杯。」所表現的鄉情。

  紫貝天葵,在這裏是「極品」。星湖雖產劍花,家用有時以劍蘭花乾煲湯,我連劍蘭花都吃了,入口香滑,是此處「地道特產」,別處雖有,但食療不及。紫貝天葵價值勝劍蘭花,鼎湖山獨有,別處沒有,因此成為寵物。它長在潤濕的石隙之間,一株只有一片葉子,這就顯見難得。葉背紫紅色,曬乾後沖飲,拿來款客,杯中盛載的是感情了。

  郭沫若多次遊七星岩,在在天柱岩,再看他的詩軸:

  「七星落地上,天柱立中流。

  山多紅豆樹,窗對白鳧洲。

  月下開菱鏡,雲間結彩樓。

  勾留過一宿,燈火是端州。」

  這裏提到七星岩三樣景物,紅豆樹、出端硯的端州、白鳬洲湖。「月下開菱鏡」,是白鳬洲秋天月色中的風韻,天上一面鏡子,人間又是一面菱鏡。受詩意的挑動,當晚我們走出湖邊在月下散步。詩中那亮起燈火之處,便是以產硯聞名的端州。

  「山多紅豆樹」,卻又使人想到紫貝天葵之外,在七星岩上長得特別茂密的紅豆樹。王維的「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就是此處紅豆樹長出來的紅豆子。

  紅豆美艷極了,粒粒似珊瑚,她另一名字叫相思子。葉似槐樹,紅豆花像潔白的小蓮花,夏天豆莢熟了,一顆顆紅豆落在樹腳下,我幸運遇上機會在樹下撿回去十數粒,後來請專事珠寶設計的朋友鑲嵌成飾物給女兒。

  又是紅豆,又是柳綠,江南的垂柳移植到星湖邊。一位近代名將詩人遊星湖,寫下了如此的詩句:

  「借得西湖水一圜,更移陽朔七堆山。

  堤邊添上絲絲柳,畫幅長留天地間。」

  這位詩人、將軍,就是出生於廣東的葉劍英。

  西湖之水,陽朔之山,得天下兩美於一處,這是詩人眼中的星湖。而這堤上的垂柳和如詩如畫的景色,不少都是人的雙手添上去,星湖原只有瀝湖,化一湖為名湖,是一九四九年後的變化。詩人感觸到的是人的雙手使美景更美,為下一代生活添上了彩色。

  南國紅豆、紫貝天葵、七星湖月下散步、維港看月上海崖……一時湧起,長留在記憶中。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