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美元弱利美經濟 風災後遺存隱憂

時間:2017-09-09 03:16:00來源:大公網

  美國在特朗普治下,政府人事更迭不斷、朝鮮核危機惡化、美國聯儲局領導層的前景亦不明朗,凡此種種,導致美元近期不斷下滑,周五再跌至2015年1月以來低位。/大公報記者 李耀華

  然而,這對美國經濟來說反而是好事,皆因美元向下,意味企業貨品海外競爭力加強,令美國經濟增長加添額外動力。

  美匯指數今年初升至十四年高位,高見103.65水平,惟其後拾級而下,至今累跌近一成一,美匯指數周五更跌至91.01水平。美元下跌表面上是全球投資者對美國失去信心的反映,惟這可能是特朗普政府刻意造成的結果。

  特朗普上任不久,便多翻出口術壓抑美元匯價,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亦與他同一陣線;他上周接受訪問時表示,美元下跌長遠對美元地位不利,但短期卻可刺激經濟增長;他發言後,美元在一周內下跌1.65%。

  貶值推動出口 縮減貿赤

  事實上,美匯下跌令美國企業出口產品競爭力提高,令佔美國經濟產值逾一成的出口總額增加,是美國經濟近期改善的一大原因。年初至今,隨着美元不斷貶值,美國出口不斷上升,令計算美國出口與入口差額的貿易赤字不斷縮小,年初至今已減少逾一成。

  這解釋到為何美元不斷下跌,美國經濟反而愈來愈好。次季經濟增長在修訂後,錄得3%,為2015年首季以來最佳,八月製造業和服務業指數均向好,預示美國今年經濟在第三季亦會加速增長。目前唯一顧慮的是,美國接連受到颶風吹襲,對經濟增長可能有不良影響。

  特朗普上台前,揚言要令美國經濟每年平均增長3%至4%,若單以次季經濟表現來說,其目標已初步達成,惟增長能否繼續維持這個水平,除令美元升幅一直受限制外,更要視乎稅務改革方案能否落實,讓美國企業大幅削減成本,把省下來的成本變為加薪的條件,從而推動消費開支和通脹率上升。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