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颶風「哈維」吹襲,美國得州受災地區滿目瘡痍,災情慘不忍睹。普遍經濟分析師相信,美國經濟增長在第三季將受到影響,聯儲局或會因此而放棄在年底加息的想法。
無疑,風災確實令美國經濟有所損失,但是,其影響性至今仍未能估量,更何況風災推高了汽油價格,有可能推高通脹率。若通脹明顯升溫,即使經濟略受影響,聯儲局亦將會如期在年底再加息。
或抵銷風災經濟損失
在「哈維」吹襲期間,得州大部分煉油設施被迫關閉,使美國整體的煉油產量大降,因而令汽油供應驟然短缺,汽油價格更曾升7%至兩年新高,每加侖汽油自從2015年以來首次再度重上2美元的水平。
由於美國人尤其是駕駛族對汽油十分依賴,所以汽油價格的升跌與美國通脹指數有極密切的關係。在2005年,颶風「卡特里娜」吹襲路易斯安那州期間,導致美國多區汽油價格暴漲,令美國個人消費開支核心指數(聯儲局通脹指標),在風災過後的四個月期間連續超出局方的通脹指標,即2%。
雖然當時聯儲局仍未定下通脹目標,而當時的通脹率亦平均可以處於2%的水平,但從風災後通脹數據持續攀升、當時汽油幾乎是美國人的必需品這一點來分析,便可以推測到,汽油價格上升拉動通脹向上有密切關係。
近年來,美國人駕車的需求不斷下降,汽油價格亦因此回軟,由2014年6月的每加侖3.152美元,大跌至本周四的1.68美元,跌幅達四成,而美國通脹率在過去四年間亦了無起色,便可見汽油價格與整體通脹實屬互為表裏。
「艾爾瑪」殺到 油廠勢再停工
颶風「哈維」現已消散,墨西哥灣的煉油設施亦已逐漸回復正常產能,汽油價格因此持續回落,但是比較起風災前,汽油價格至今仍然高出4%,反映汽油價格大升後,難以會在短期內迅速回落;而且,另一個超級颶風「艾爾瑪」亦日漸迫近墨西哥灣,雖然目前難以估計這風暴會否再度吹襲離岸的煉油設施,但比起先前的「哈維」,這個颶風的威力更為強勁,若墨西哥灣再受吹襲,對當地煉油設施的破壞肯定較上次的更為嚴重,汽油價格亦有機會再度大幅攀升。
倘若汽油價格急升,推高通脹,即使美國經濟增長受到颶風的影響而放緩,聯儲局亦很有可能以通脹急升為由而實行今年第三次加息。說到底,今年加息三次的預測本為聯儲局的共識,相信局方為了維持公信力,必會盡力履行這個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