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的娛樂綜藝行業越來越發達,對比香港如今的文娛產業的確優勢明顯。今年ViuTV引入內地歌唱類節目《中國新歌聲》在港的播放權,引起一波收視高潮。不難發現,深受港人喜愛的當紅歌手陳奕迅(Eason)都喺四位導師之列,我估計,這大概也是這一節目在香港同樣獲得成功的原因之一吧。
說起陳奕迅,香港人戲稱他為E神,不僅僅是同他的英文名Eason諧音,更因為他的唱功了得,感染力極強。作為如今香港樂壇為數不多的實力派歌手之一,陳奕迅的演唱功底自幼練成。幼年時期,他已經是港人「爭崩頭」(擠破頭)都要送子女進入其中的香港兒童合唱團成員之一,大學期間,他考取了英國皇家音樂學院八級聲樂證書。後來,一九九五年,二十一歲的陳奕迅,留洋歸來,參加了無綫電視台舉辦的新秀歌唱比賽,獲得滿堂喝彩,拿到重量級的冠軍獎項,星途頓時一片光明。
出道之初,陳奕迅靠模仿張學友而廣為人知,於是在簽約華星唱片公司之後,發行首張專輯時,他也擺脫不了張學友的影子。特別是專輯裏的《傷信》一曲,着實有翻版學友的味道。不過,仍然可以在專輯裏,聽得出陳奕迅並非想一味靠模仿打拚市場,主打歌《時代曲》就很不一樣。這首同樣屬於起步時期的黃偉文的作品,將陳奕迅一開始就定格於不同其他歌手的立場,當時的樂壇還沉醉於「你不愛我了,我傷心得要命,我借酒消愁,我沿着鐵軌流浪」的苦情歌路線,而黃偉文打造的這首《時代曲》同樣也是女朋友把主角甩了,唱歌的人卻沒有滿面愁容,反而是坐在宴會的一角,心懷恨意的詛咒着對方。其實反觀當時的黃偉文,他的路數都是這樣古怪的腔調,例如李蕙敏的《你沒有好結果》,「等待欣賞某君,一刀插入你心」,歌詞基本上都是能夠讓聽眾驚心動魄的路數。
或許正是歌詞中的乖張尖銳,陳奕迅反而造就了自己的獨有特點,以至於我到今天都覺得,E神能取得現在的成就,最應該感謝的不是林夕,而是黃偉文。林夕給E神寫歌,作品如《愛情,幼稚》──固然歌詞淒涼美麗,而且還有「心驚膽戰 常常是偶遇」這樣的金句,但說到底,歌曲仍然是爛熟大街的苦情歌路數。林夕這個時候匠氣十足,加上扶持新人,給出這樣的詞無可厚非。看得出,林夕對這個初生之犢並沒有用上太多心思,也許那時候他的心還停留在王菲和黃耀明身上。
相比之下,黃偉文就不同了,飽含怨恨的歌詞配合江港生和陳奕迅聯手作曲的快板慢歌,讓《時代曲》為整張專輯注入了一股清新的邪氣。另一首專輯裏的知名歌曲《傷信》,則是完完整整的隨大流歌曲。而且在製作上,也是走當時香港樂壇風靡的「外國人作曲,本地人作詞」的模式,西村由紀江的曲配合周禮茂的詞,旋律優美,內容中規中矩,《傷信》音喻「傷心」也是一種小樂趣,但整體來說,無論放在昔時還是現在的樂壇,這種情歌都實在太普通。但在當時,要打拚市場,《時代曲》是不靠譜的,只能靠《傷信》這種歌曲,因為只有這種大路、保險的苦情歌,才最得市場和聽眾的追捧。這不算陳奕迅的悲哀,而是整個香港樂壇的悲哀。所以,看到當時歌壇的情況,也隱隱約約能見到這層輝煌後必然的沒落。
但E神今天之所以還能繼續是E神,跟他善於尋求突破無不相關。真正讓E神紅遍大江南北的,恐怕應該是那首粵語版本叫《富士山下》,國語版本則大改歌詞的《十年》了吧。不得不說,這時候出道近十年的陳奕迅已經有足夠的「咖司」讓林夕把最好的詞句都寫給他。從九五年到○五年,E神的十年走得順利但也不盡如人意。而如今,又一個十年早已過去,香港上一代的歌唱巨星或退隱或隕落,也只剩下他還在演唱會的舞台上蹦跳自如。願下一個十年裏,E神如斯,在個人發展的同時,可以培養出下一代的港樂接班人,帶領香港歌壇走出沒落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