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鏡子與窗子\楊勁松

時間:2017-09-03 03:15:47來源:大公網

  鏡子映照現實。《人民的名義》反映的是中國人民在政黨反腐事件中的生死抉擇、人民與腐敗違法官僚的對立、正義與邪惡的較量;《我的前半生》則反映了都市女性在離婚後的生活選擇,在黨政體制外的人民在情感上的分裂、自立與彌合,可以稱為「人民的傷逝」,哀而不傷、溫暖向上。兩部劇直面現實中國,不僅接了地氣,更是掘地三尺、直通人心:儘管現實嚴峻複雜,正義與美好仍是人心所向。

  你給現實多少關照,現實就給予你多少回報!這兩部現實主義大劇的高收視率與影響力,正是印證了觀眾對現實主義題材的渴望。但社會現實之複雜仍非兩部電視劇所能解決。對現實的不滿足,會讓我們從文藝作品中再找一戶窗子。透過窗子,我們能呼吸到新鮮空氣、眺望遠景,忘卻鏡子中所折射的困頓與不堪,所謂藝術作品的做夢功能即為此。

  在兩部現實主義大劇熱播之後,吳京導演的《戰狼2》在內地票房已過五十五億元。該片的開場戲是特種兵及其烈士家屬與地方拆遷部門的對抗,驚心動魄,可謂《人民的名義》的微電影版隨後,才是被懲罰的退役特種兵冷鋒在非洲拯救華僑的主線故事。這是一個虛構的傳奇,在困境與災難面前,觀眾的英雄夢唯有在電影中實現。《戰狼2》在電影中托放了英雄主義與愛國情懷,贏得了觀眾。

  這三部影視作品在中國造成的社會影響力,反映了人心所向、民意所同。 (下)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