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本色男女》探討性別偏見

時間:2017-08-29 03:15:53來源:大公網

  圖:《本色男女》演繹性別定型的故事

  馮健新編劇、黃劍冰導演的新域劇團新劇《本色男女》由三個看似聯繫卻相對獨立的短篇故事組成,三個故事都清晰可見「性別定型」這主題,前兩個故事尤其有效地傳遞出「破除偏見、歧視」的信息。\何俊輝

  《本色》故事一寫陳熹愉飾的童年Marco跟家人旅行後愛上跳草裙舞,Marco的父母(杜施聰、梁翠珊飾)卻怕「男孩子跳草裙舞會被同學取笑」。他們為了讓兒子培養出男子氣概,竟把家中牆壁換成藍色(用藍色燈光即時切換,效果甚佳) 並貼上肌肉男海報,更叫兒子去打拳及以建築師為志願。其後家中的機械人(由演員飾演,戲的背景是沒表明什麼年份的未來)則道出「狩獵等於有男人氣概」這種「原始」想法。

  性別定型難以消失

  看着劇中一個個界定「男性化」的元素,使筆者慨嘆Marco要放棄自己喜歡做的東西和想走的人生路是多麼無奈;更無奈的是從場刊中「編劇的話」見到劇中安排機械人出現是為表達性別定型與歧視不會因科技的進步及知識型的社會結構而消失。故事一的尾段寫Marco的父母走進森林尋找失蹤的兒子,卻令筆者感到戲在毫無劇力下無故結束,看不出這對父母就性別定型、偏見有任何體會。

  故事一與故事二之間有由機械人主持的互動環節,導演安排部分觀眾站着看演出有助他們更投入地與機械人互動(另有部分觀眾坐着看演出),互動包括邀請一男二女的觀眾跳草裙舞並向其他觀眾問:「誰跳得較好看?」「怎麼看男人跳草裙舞?」接着機械人再問觀眾:「有否想過整容或進行醫學美容?」更找來一位似是演員扮的「觀眾」演繹整容前後的自我形象變化和怎樣模仿娛樂圈藝人的眼耳口鼻去整容。雖然全劇只有一個互動環節和「扮觀眾」的效果顯得有點突兀,但編導就性別定型和美的追求帶來了思考空間,不足的是此互動環節與緊接的下一場整容戲都沒提及「整容的男人」,本身正是一種性別偏見。

  故事二是四個沒有名字、以號碼互相稱呼的女人在眼睛整容手術後被布包着雙眼,四人坐在一起傾談,觀眾可從對話中得知其中三人是怎樣的人。「524」(梁翠珊飾)明顯是個女性主義者,她既說整容是為滿足自己對美的追求而非為滿足他人(包括男人),又批評現今仍有很多殯儀儀式只准男人執行,還不滿「633」(陳慧仙飾)所做的葬禮哭喪、跳鋼管舞工作是為賺錢而出賣女性的尊嚴。「524」所講的話無疑刺激觀眾深思「女性主義」,而「633」指「出賣女性的特質(「524」視為尊嚴)沒有錯」則提供觀眾多角度思考這問題。

  女性整容 身不由己

  別出心裁的是「633」來自內地並有着不純正的廣東話口音。筆者不禁聯想到:對女性的偏見與對新來港人士的歧視是出於同一種心態嗎?那種心態會否就是「怕自己的位置/工作/東西被更多人取代?」來自西非某國的「888」(陳韻如飾)表明是為滿足丈夫的觀感而靠整容弄大自己的雙眼,整容對她來說是被迫,不像「524」般是自由的選擇。從劇中還聽到西非某國有其他女性遭身心折磨的地位低下例子,無論是「女性經割禮導致陰道被封」、「男性侵犯女性不犯法」還是「女孩子不允許上學」等社會狀況,都是必須作出改變。但身在遠方、作為外人的香港人對此無能為力,令筆者看時深感痛心和無奈。

  劇中有一位聲稱跟Marco有緊密關係的女整容者,在角色刻畫上相對模糊;她與另一個說話聲線似女孩子、同樣欠缺角色刻畫的男孩子同場出現,給予筆者相同感覺:編導似乎透過此一男一女去表達某些東西,奈何太模糊的角色刻畫使二人於整個故事中似是多餘。故事二的傾談戲於編排、演繹上像一場沉悶的辯論,擦不出可觀的戲劇火花;若有一件事讓四人共同經歷而非只是不斷講,相信戲劇效果會更生動,亦能彰顯這四人是怎樣的人。

  安排角色貫串欠條理

  故事三寫一個打機的年輕人(張敏軒飾)進入虛擬太空幻境接觸他心目中的女神,打機的是男孩子,而非各年齡層的女人,他穿上黑色戰士服,並強調眼夠大、身材苗條的女神要穿粉紅色服裝,從形象上把「性別定型」的效果表現得甚突出。但此故事除了角色形象較突出之外,不足之處是編排冗長卻難從許多台詞中理解到這段戲跟性別定型、偏見有何具體的關係,亦難理解背後有什麼別的意義。要讚的是用錄像營造的太空幻境效果賞心悅目,使觀眾猶如置身太空,與故事一用錄像呈現陰森、易迷失的森林視覺效果,皆可見影像設計師莫耀華在創作和電腦繪圖(C.G.)上的精湛技藝。

  打機戲中有個博士突兀地說認識一位叫Marco(區崇基飾的成年Marco)的遊戲程式設計員,這讓筆者大惑不解:為什麼年幼時愛上跳草裙舞的Marco卻當了遊戲程式設計員?從事這職業的他是怎麼的一個人?劇中竟毫無情節提及。至於故事二提及Marco因保護不了所養的小狗而遵循父親想法去打拳和讀建築,則顯得劇情編排奇怪、欠詳細和不合情理,使筆者感到編劇用Marco貫穿三個故事因太刻意堆砌而顯得沒條理,而非有理由、有意義和有鋪排地將Marco自然融入三個故事中。

(新域劇團供圖)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