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風險高引監管機構關注\大公報記者 鄭芸央

時間:2017-08-28 03:16:02來源:大公網

  虛擬貨幣比特幣面世時,可以說是一錢不值,近日價格竟然炒上4000美元。由比特幣分拆出來的新比特幣Bitcoin Cash,面世不久,價格亦炒上400美元,有人預計會炒高至1000美元,由此可見虛擬東西也會升值。然而,比特幣或許已有些過時,現在虛擬世界的新貴是ICO,亦即是首次發行數碼貨幣籌資,或稱為代幣眾籌。

  ICO火熱,投資者今天押注投資的,某天或會成為另一個谷歌或Facebook,從而發大財。投資ICO潛力無窮,但風險也高,ICO雖被喻為數碼貨幣IPO,惟實際上不太相同。在傳統的IPO,投資者所買入的,是一間上市公司股票,而上市公司是受監管機構規管;ICO貨幣是沒有法律基礎,沒有律師、會計師和投資銀行參與其中,也沒有證監會監管,集資完全不需要審批,買入的都是虛擬貨幣,可以說是買入一個虛擬願望,實際上沒有勝算在手。

  事實上,ICO籌資高風險已引起監管機構關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於七月底已經表態,ICO的區塊鏈代幣是屬於證券性質,需要和傳統證券交易面對相同的監管,意味虛擬貨幣交易若未向SEC註冊,未來可能被視為違法。韓國、日本的金融監管機構,也在計劃規管ICO交易。

  ICO顛覆傳統集資模式,取勝之處是快而狠,由發行數碼貨幣至籌資可在一個月內完成。近期瘋行的區塊鏈相關工具,是否有助進一步推動全球經濟和金融發展,或只是一時的投機潮流,相信尚要更多時間證實。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