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與一位新認識的朋友飯敘,他修過音樂,說柴可夫斯基的作品,世界上許多著名樂團都演出過,惟有俄羅斯的樂團才能演出柴可夫斯基的風格。這個見解我甚為認同。
在莫斯科旅行是一定要去聽一場柴可夫斯基作品演奏會的。可惜那幾天所有音樂廳的節目沒有專場的老柴作品演出,混搭了其他音樂作品。
代表着國家水準的莫斯科交響樂團駐團在柴可夫斯基音樂廳,我們衝着她而去。但那兩天的交響樂只由莫斯科學術交響樂團演出,節目第一部分是柴可夫斯基兩個樂章的小提琴協奏曲,第二部分是捷克作曲家德伏扎克的《新大陸交響曲》。
票早就售出八成了,我們的票在台左側由下而上第四、五行,一票四千盧布,港幣約是五百八十元。
柴可夫斯基音樂廳在莫斯科西北角,一下地鐵便能輕易找到。她面前有個開闊的廣場,立着長椅和鞦韆,旁邊是個花圃,豎着紅色詩人馬雅可夫斯基的雕像。
進入柴可夫斯基音樂廳,迎面是個一百多平米的休息廳和衣帽間,左邊是白色半身的柴可夫斯基塑像。演出廳入口在二樓,進去便是十幾層階梯式的演出大廳,周邊是白框的座椅共一千六百多個,看去頗為壯觀。
來聽音樂會的多為中老年觀眾。不少男士着西服,女士化妝配胸花,甚在意參加音樂會的儀式感。觀眾在觀摩過程中表現出的文化素養和對柴可夫斯基的尊崇,也顯而易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