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是戲曲舞台常見的戲碼,不論是京劇抑或粵劇,總有不同的「三國」故事。然而,原著最為人熟悉的劉關張,除了當中的關羽之外,其餘兩位並沒有太多獨立成章的劇目。反而其他角色,例如奸雄曹操,以至英雄呂布,以他們做主角的戲則更豐富。不得不提無論是什麼地方戲種,周瑜的故事亦屢見不鮮。
依據正史的說法,從赤壁之戰到周瑜病逝之前,周瑜與諸葛亮沒有發生過任何矛盾。但羅貫中創作《三國演義》,為了令小說更具戲劇性,於是創造了周與諸葛二人鬥智的故事,總名為「諸葛亮三氣周瑜」。該章節把二人的性格作了鮮明對照:周瑜精明強悍但過於自負,往往欲將對方置之死地而後快;諸葛亮則胸襟寬廣,目光遠大,善於後發制人。周瑜埋怨上天道:「既生瑜,何生亮?」也成為了現代人慨嘆時不我與,又或懷才不遇的一種藉口。
在戲曲舞台,演員為了演好角色,於是進一步強化了周瑜的個性,使之成為心胸狹窄、妒忌賢能的人,多次陷害諸葛亮未能得逞。又說周瑜性情暴躁,意氣用事,每每不甘心認輸。史書上其實說明周瑜乃生病而死,但羅貫中卻說他氣憤而終。現在香港的粵劇戲班,不少演員都以能演好周瑜為目標成就。從前名伶林家聲演的周瑜,不單以精湛功架表現了周瑜的武功,更為了表現周瑜的俠骨柔腸、文武兼備,因而演唱《艷曲醉周郎》,成為了粵劇其中一首最為人喜愛的唱曲,也是「三國」劇目當中,罕有的溫柔綺麗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