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話劇《斷金》本月二十二日在深圳首演後謝幕 大公報記者熊君慧攝
【大公報訊】記者熊君慧深圳報道:由張國立、王剛、張鐵林「鐵三角」組合主演的話劇《斷金》本月首次在深圳呈獻,於二十二至二十四日在深圳保利劇院連演三場,深圳亦是該劇此番巡演最後一站。
這部老北京題材的現實主義話劇由鄒靜之編劇,黃盈導演,著名演員張國立、王剛、張鐵林,以及張博、楊紫嫣等多名青年演員聯合獻演。該劇時間跨度大,自清末演到解放後,描繪出上世紀風雲際會,時代變遷中王府井東安市場的興起和繁盛。窮途末路的三個青年人,在時代大背景下對慾望的一場展演,起伏跌宕,悲歡離合。
颱風前夜觀眾熱情不減
二十二日首演正值颱風「天鴿」登陸深圳前夜,觀眾依然熱情不減。「我們已經做好了颱風挺演的準備。」張國立表示,三人自影視劇合作後一直希望能夠在話劇舞台上「合體」演出,三人都非常珍惜同台演繹《斷金》的機會。
《斷金》以東安市場為舞台背景,濃縮了從清末、民國到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新中國成立後的社會風貌。富小蓮(張國立飾)、魏青山(王剛飾)、貴寶(張鐵林飾),素昧平生的三人因同樣的落魄境遇結為拜把子兄弟,合夥在新開市的東安市場共謀生計。面對動盪不安的時代,起起落落的買賣,陰差陽錯的女人情緣,性格迥異的三兄弟,有着不同的選擇和堅持,時間最終將三兄弟的命運推向了截然不同的終點。
對當下有深刻啟迪
《斷金》雖然從百年前的故事講起,卻對當下有着深刻的啟迪。劇中富小蓮說:「人生在世猶如進場看戲,早到的有座,晚到的站着。站着也好坐着也好,都能把戲看完了。就有那樣的人,進了園子不看戲,爭好座兒,台上演的青山綠水,花前月下不知道。等好座兒爭下來,戲散了,幕落了,燈黑了,想看沒了……」
人生在世,當如何度過才不留遺憾?鄒靜之、張國立、王剛、張鐵林,年過六十的四位,藉着《斷金》將這一個人生終極課題進行了重新思辨,也是對當下快速變化時代的反思。
《斷金》由龍馬社、保利演出有限公司聯合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