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布拉格風景如畫,整個城市都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作者供圖
陪女兒過暑假,到英國一遊後,自然也少不了去歐洲的其他國家走走看看。行程匆忙,卻足足留了五天的時間在布拉格——這座我心心念念了許久的城市。
這座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的「黃金之城」果然沒有讓我失望,當我真真切切地站在這片土地上時,只覺得一切都如夢成真般恰到好處,正是想像中布拉格該有的模樣。伏爾塔瓦河把布拉格分為兩半,紅頂黃牆的波希米亞風在陽光的照耀下宛若夢境。河畔的古城就是一件藝術品,一個建築博物館,一本歷史書和一個大自然的畫廊。
夏末秋初是布拉格最美麗的時候,傍晚五六點的夕陽暖暖地斜照在老城廣場,漂浮着的泡泡在陽光的照耀下散發出五顏六色的光芒。因為蔡依林的一首《布拉格廣場》而在內地街知巷聞的布拉格老城廣場是感性而藝術的。彈結他的和吹薩克斯的藝人在隔空合奏,表演街頭藝術的人偶時不時會給路人來一個惡作劇,一隻超級溫馨的小熊維尼在跟一個小女孩玩躲貓貓……布拉格廣場雖然沒有許願池,但是那滿眼望過去的都是幸福與美好。
在布拉格廣場旁的一個小通道裏,女兒發現了一個拉巴赫無伴奏組曲的小提琴手,小伙子頗為學院派,琴技嫻熟,服裝也講究,但似乎沒有人為此停留駐足,反而是廣場中央那些彈着流行歌曲的結他手更受歡迎。此時不禁想起着名小提琴手約書亞.貝爾的「街頭實驗」,曾獲得過格萊美大獎(港譯:葛萊美獎)的他,每逢演奏門票銷售一空,然而當他喬裝成流浪漢在街頭賣藝演奏經典名曲,卻無人賞識。
夏季的傑克陰晴不定,走着走着下起了雨,漫步在雨中的布拉格,走在石板路上,彷彿穿越回了中世紀的歐洲。布拉格的主城區的樓房最多只有四五層高的樣子,風格不一,但是看起來又相當協調。主城區的地板都是小石板路,無一例外。拖着行李在老城區走,感覺輪子隨時都有掉下來的風險,而這種石板路在下雨的時候顯得格外厚重。雨中的布拉格,路上行人稀少,空氣濕冷,馬車在路上噠噠地穿行,淅瀝的雨點打在屋簷上,遠方的教堂響起了鐘聲。
在歐洲行走的這些天,深覺這裏陰雨天和大晴天完全是兩個不同的世界──陰雨天讓人抑鬱得喘不過氣,連呼吸似乎都要戰戰兢兢;而大晴天則溫暖而美好。
伏爾塔瓦河是捷克的母親河,河上橫跨着大名鼎鼎的查理大橋,只允許行人通過。不遠處坐落着布拉格城堡。黃昏的查理大橋是最迷人的,若有時間,在岸邊的餐廳點一份西餐坐上兩小時,在微風之下配着紅酒享受牛排,定當浪漫不已。
彎彎曲曲的河流,兩岸邊是層層疊疊的紅房子,真的如童話世界一般。
雖說整個城市瀰漫着古典氣息,但值得一提的是,布拉格的公共交通非常發達,整個城市密密麻麻地布着各種鐵軌和電網,古典風格的有軌電車穿梭在老城區中,既方便快捷,又不破壞老城的美。布拉格的夜班有軌電車更是值得稱讚,在凌晨運營的有軌電車可以環繞整個城市,相比一些城市晚上過了十點之後所有公共交通停運,這邊線路覆蓋面廣,班次多,簡直是旅行者的一大福利!
伏爾塔瓦河從布拉格一直向南流到CK小鎮,幾乎穿越過整個捷克國境,波希米亞文明沿着河岸發展壯大。有人形容波希米亞風格就像畢加索的抽象畫,在我看來,明亮的濃烈的層層疊疊的色彩,自由奔放就是波希米亞文化的內涵,就像波希米亞風格的服裝一樣,吸引着無數人的關注,但是圍觀者很難去讀懂,那份波希米亞的不羈。
相比意大利、巴黎等歐洲國家,捷克沒有那麼多沉重的歷史與過往,不需要像意大利一樣要考慮某個雕像某幅畫的歷史與作者,這個教堂曾經發生過或者埋葬過什麼……
在布拉格,只需要信馬由繮,欣賞美景,這種古典美顯得輕鬆很多,遊玩起來也容易很多。在我心中,布拉格就是最傳統歐洲文化的中心,有着那種最純粹,最原始的美。
如果世界上有哪個地方是我此生錯過必留遺憾的話,我想布拉格定是其中之一。來到這黃金之城,情迷其中,並終身難忘或許就是這個暑假裏,我與女兒最美好的一段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