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李樂詩「登峰造極」後的環保鬥士/大公報記者 劉曉宇

時間:2017-08-19 03:15:48來源:大公網

  圖:李樂詩在賽馬會氣候變化博物館內接受專訪/大公文匯全媒體新聞中心

  一九八五年,中國南極考察隊在香港舉辦首次展覽,李樂詩是策展人。展覽結束後,廣告事業風生水起的她不顧眾人反對,申請自費入隊前往南極探險。回程那天,沒過雙膝的積雪令李樂詩寸步難行。她輕聲對腳下的白雪說:「我一定會再回來。」

  極地情牽三十載

  一諾三十年。多年後憶起這個片段,李樂詩說當時「感到這片土地在挽留自己」。作為中國第一位先後踏足兩極和珠峰的女性,如今七十四歲的她十幾次前往極地,從南極到北極,由探險到科研。對抗過癌症,已屬古稀的李樂詩感到身體機能的下降,於是投身講壇、舉辦極地展、籌建氣候變化博物館……人在香港,心繫地球的兩極。

  設計師、探險家、教育工作者,三個截然不同的身份在李樂詩的人生中交替互補,相得益彰。她認為科學與設計相關,「通過圖片、文字、攝影、設計的藝術,去包裝科學,讓更多人明白科學是怎麼一回事。」而南極洲在李樂詩眼裏是一個極藝術的地方,她想將大自然的藝術融入科學。

  初到南極,李樂詩為天地之壯闊動容,但其實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李樂詩就已環遊世界,盡覽美景。愛上極地不僅因為風光,更因她覺得兩極是地球的晴雨表,記錄、見證着人類的活動。李樂詩和科考隊員一起去鑽冰,拿回幾千年的極地變化,「哪年火山爆發、哪年海灣戰爭,甚至日本的核污染都藏在冰中。」她說:「這就是『極地的回響』,它不會出聲,但它的表現在告訴我們氣候的變化。」

  最令她揪心的是,兩極的冰層在不斷融化。「一九九九年,祖國派出破冰船去北冰洋,當時的冰有四、五米,甚至六米那麼厚,整個洋面上仍有很多冰。二○○三年到二○○八年一路減少,北極熊的死亡率也高了很多,因為冰溶了很難搵食。」她拍攝到一隻消瘦的北極熊站在一塊浮冰上彷徨無助的畫面,把影像供給電視台,起名為「熊無立冰之地」。

  揪心「熊無立冰之地」

  前幾年李樂詩最後一次去北極,發現船行駛到北緯85度已經沒有冰了。二○一○年,冰化到了88度,「還有兩個緯度就到北極點。」融冰會導致海平面上升,海洋生物不適應。李樂詩說,這些都與人類有關,「中國有十三億人口,我們需要知道世界的變化。」

  李樂詩認為,教育是一種傳承。早年從北極回來,有學生問李樂詩「有冇見到企鵝?」甚至有媒體做專訪時,特意在片中插入了企鵝的畫面。這些都令她啞然失笑,自己親眼所見氣候問題的嚴峻性,與港人對自然地理知識的匱乏產生明顯對比,讓她感到普及自然科學教育、宣傳環保刻不容緩。

  脫下考察隊服,李樂詩踏上講壇,與學生們分享自己的極地考察經歷、談論環保話題。這些年來,聽過她講座的內地、台灣與香港學生已超過五十萬人,有香港中文大學的學生對她說「五歲時我已在課本上讀到你的故事」,許多學生畢業後開始從事與環保有關的工作,這些都讓她備感欣慰。她說:「我現在全心全意培養接班人。」

  中大設氣候變化博物館

  另一方面,李樂詩為了籌辦環保主題博物館東奔西走。二○一四年三月二十三日,位於香港中文大學康本國際學術園八樓的賽馬會氣候變化博物館正式落成,李樂詩實現了自己二十多年的心願。館內放映「雪龍號」在北極的航行片段、氣候變化短片,還原李樂詩在極地的生活、工作場景。館內的南極皇帝企鵝蛋、北極海豹皮和高極珠穆朗瑪的西藏菊石,是她親自帶回的。有一塊數噸重的南極風鈴石,片麻岩上含有許多紅色的石榴石礦物,是上海極地研究所贈送,被她稱之為「鎮館之寶」。

  冀港青放眼世界

  「這三十年中國科學的發展是很迅速的。」李樂詩說。四個南極科考站,一個北極科研站,「蛟龍號」下海勘探,三者結合,國家的極地科學研究已達到國際水平,但人們的環保意識還比較淡薄。李樂詩希望與更多人分享自己關於極地的寶貴經歷、心得和感悟:「我想讓下一代明白,地球不只得這一粒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