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百年新詩貢獻獎─創作成就獎」獲得者余光中 網絡圖片
【大公報訊】為紀念中國新詩誕生一百周年,褒獎在中國新詩發展史上有過傑出貢獻的詩人、評論家、編輯家、翻譯家、朗誦家、詩歌公益貢獻者,由全國詩歌報刊網絡聯盟、中國詩歌萬里行組委會、青海寶玉陳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寶玉陳杯.百年新詩貢獻獎」評選日前在京揭曉。
6獎項頒予23獲獎者
該獎的評委會由著名詩人、全國詩歌報刊網絡聯盟輪值主席、《草堂詩刊》主編梁平,中國詩歌萬里行組委會副主任丘樹宏、秘書長祁人,《星星》詩刊主編龔學敏,《詩選刊》主編簡明,《詩潮》主編劉川,《詩林》潘虹莉,《中國詩歌》執行主編謝克強,《大河詩刊》主編高旭旺,《大詩歌》主編周慶榮,中詩網主編周占林,中國詩歌萬里行組委會副秘書長李犁,《綠風詩刊》主編曲近,《揚子江》詩刊主編胡弦,《詩歌月刊》執行主編唐成茂組成。
經過評委會研究、最終評選出「百年新詩貢獻獎」六個獎項、合共二十三位獲獎者。「百年新詩貢獻獎——創作成就獎」授予詩人賀敬之、鄭敏、屠岸、李瑛、余光中,以表彰他們伴隨着中國新詩的誕生與成長、見證了新詩的輝煌。
「百年新詩貢獻獎——編輯貢獻獎」共有六名獲獎者,分別是《星星》創刊主編白航、《華夏詩報》創刊主編及國際華文詩人筆會主要創辦人野曼、《詩歌報》創刊主編嚴陣、台灣《創世紀》創刊人之一張默、《散文詩》創刊主編鄒岳漢,以及百年新詩史上唯一擔任過《星星》和《詩刊》兩刊主編的葉延濱。該獎表揚詩歌報刊、詩歌編輯為詩人及新詩的發表提供了園地,是新詩百年重要的創作現場。
獎項全面 主題廣泛
四位詩歌評論家謝冕、曉雪、駱寒超、呂進則獲得「百年新詩貢獻獎——評論貢獻獎」。其中,呂進創辦第一家面向全國招生和培養新詩研究人才的大學機構——西南師範大學中國新詩研究所。翻譯家飛白、江楓,以及北京大學中西新詩翻譯教授趙振江獲得「百年新詩貢獻獎——翻譯貢獻獎」。
一生從事詩歌朗誦藝術傳播的著名朗誦藝術家殷之光、喬榛獲頒「百年新詩貢獻獎——朗誦貢獻獎」。禾中集團董事長趙銀虎則獲「百年新詩貢獻獎——詩歌公益貢獻獎」,表彰其出資一千萬元人民幣設立「禾中國際詩歌基金」,積極推動中國詩歌萬里行走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等貢獻。
據評委會辦公室稱,丘樹宏曾在今年初倡議二○一七年為「中國詩歌年」;他認為這次活動是第一次從創作、編輯、評論、朗誦、翻譯、公益六個方面進行評選,全面而客觀,時空和主題涵蓋廣泛,從中可以窺見新詩百年的基本面貌和歷史脈絡,極具專業性和權威性,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