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大英展文創產品成新網紅

時間:2017-08-14 03:15:43來源:大公網

  圖:古埃及神話主題的擺件很受觀眾歡迎

  這個夏天,如若要問上海市中心「最熱」的地方在哪,那非上海博物館莫屬。正在此舉行的「大英博物館百物展:濃縮的世界史」吸引了四方觀眾在門口排起長隊,即便要在四十度高溫下等上數小時也心甘情願。與此同時,以往是外國遊客更喜愛光顧的上海博物館商店近日也成為公認的「網紅」地標,觀眾追捧的是與大英展同期推出的一系列主題文創產品。從古埃及元素的玩偶、毛絨玩具,到新開發的食品、飾品。記者最新從上海博物館了解到,截至七月底,這展覽開幕一個月,文創產品銷售額已經超過四百五十萬元(人民幣,下同),多款產品火爆到補貨一次脫銷一次,也刷新了該館有史以來單月文創產品的銷售紀錄。而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有不少熱銷產品是由中國人自己設計的。/大公報記者 張 帆 文、圖

  大英博物館百物展巡展每到一站,當地的博物館大多會做自己的衍生品開發。這次在上海銷售的文創產品有四個渠道來源:大英博物館、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德國柏林博物館和自主研發設計。上海博物館藝術品公司文創業務主管繆慧玲表示,國內外的文創產品齊聚上海博物館,不僅讓文創產品有了共同展示的平台,還能互相交流和學習。

  四國創意集結上海

  在意料中的是,飄洋過海而來的產品受到了年輕一代的普遍歡迎,比如以古埃及神芭斯特和阿努比斯為原型的貓、狗公仔銷售持續火爆,一經上架,無論是實體店還是網店都會就賣到脫銷,上博不得不多次緊急補貨。實際上,這些文創產品從英國進貨加上運費等,成本遠高於在當地購買。

  此外獲得追捧的還有大英博物館主題的鑰匙圈、項鏈飾品、以古埃及神為造型的各類擺件等,不少觀眾更是成套購買。上海博物館藝術品公司總經理胡緒雯介紹,為了滿足觀眾的需求,上博還在積極與海外幾大博物館協調,引進更為豐富的優質文創產品。有不少著名的衍生產品都已在途中。如一款來自大英博物館、售價為九十元的鑰匙圈,墜着三個不同地區的文物形象,首批百餘個在開幕式上就被一搶而空,已緊急進貨的四千個正在運往上海途中。

  中國智造講「世界故事」

  而對於上海博物館文創產品設計團隊來說,這樣的網紅大展,也給了他們一個平台,拓寬自身的設計思路,加強「中國智造」的開發力度。胡緒雯特地向記者展示了一款新推出的帆布包,是結合本次第一百零一件展品「二維碼」設計推出的,非常難得的是,儘管印在了紡織品上,這個二維碼不只是裝飾,還可以成功掃描出來。「我們在用料、工藝以及製作程序上作了多次的嘗試。」

  實際上,為了迎接大英展,上海博物館文創中心從半年前就開始醞釀並自主設計研發了近五十種涵蓋衣食住行等生活各方面的「文創產品」,並起了一個宏大的名字「世界的故事」。最終呈現出來的產品也確實囊括了來自「世界的故事」。

  比如一款絲巾,設計靈感源於歐亞大陸最古老的四大文明:蘇美爾、埃及、印度和中國的文字。該產品以蘇美爾(古巴比倫時期)的楔形文字、埃及的象形文字、印度的梵文、中國的文字為紋飾,排列組合而成。中文字部分選取的是上博鎮館之寶,大克鼎的銘文。工作人員更俏皮地說:「進入常年22℃的上博展廳,佩戴上這樣一款輕薄的絲巾是很實用的。」還有一套磁性相框,背後有軟性磁條,可以吸附在冰箱、白板等鐵質物品上,可輕鬆更換照片、吸附紙條等。選取的是埃及守護神、花草等典型紋飾和配色。

  一組不同款式的文化衫,有的以埃及象形文字組成的荷魯斯之眼。(埃及神話中,荷魯斯是埃及的天神,而鷹隼是荷魯斯的化身,他的雙眼分別代表太陽和月亮。荷魯斯在與殺父仇人賽特多次交戰中失去右眼,後被月神托特治愈。所以此眼又稱月亮之眼,埃及人取其右眼製成護身符。)這款文化衫還採用了變色彩印;在室內,紋飾是單色的,而到了室外,根據紫外線照射的強弱,圖案顏色逐漸變化成彩色。「當顏色飽和度越來越高,大家就要多塗點防曬霜嘍!」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文創產品的另一個亮點是文創和餐飲結合。記者被引入了上海博物館二樓的茶室,古色古香的茶室近日多了幾分洋氣。在「大英百物展」期間,這裏推出了相關主題的蛋糕、咖啡、曲奇餅乾等可以吃的文創產品。

  大英專家採購留念

  如果經歷了烈日下漫長的排隊,看完大英展,觀眾可以來這裏點上一塊「伊西斯」慕斯蛋糕,配一杯「芭斯特」拿鐵,或再加上一塊「賽克邁特」巧克力。如果還意猶未盡,更可以購買一盒Q版「芭斯特」和「伊西斯」造型的牛油曲奇,或是埃及神話形象的3D朱古力。工作人員介紹,每天下午,一樓餐廳還有巧克力漿3D打印的現場製作。這樣的「萌」物攻略,除了吸引了不少對文物還有些陌生的孩子,連大英博物館專家也曾在六月底展覽開幕式時大量採購,帶回英國去留作紀念。

  上海博物館副館長李峰介紹,對於大英博物館百物展周邊產品的品種和數量,創下了上博開館以來的最大規模,合計有一百六十種。力求做到視覺與味覺,藝術與生活的雙重藝術享受。「產品銷路完全達到,甚至超過預期,估計觀眾的熱情還將繼續。我們的產品開發是挖掘文物背後的故事,有趣的內容,而不僅限於文物本身。」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