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漢代青銅器實用美觀

時間:2017-08-09 03:15:54來源:大公網

  自距今四千年前夏代起進入青銅時代的中國青銅器鑄造,是中國最古老的傳統工藝之一,發展至漢代時,已一反先秦時期的附屬豪門貴族與寓禮於器,轉為貼近平民,向日常實用器轉變,新出現和在原有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器種有燈、熏爐、熨斗、漏壺、鏡、硯滴等,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創新裝飾工藝,既實用又美觀。南京博物院館藏的東漢錯銀銅牛燈、西漢鎏金銅熏爐和東漢鎏金鑲嵌獸形銅硯盒,代表着漢代青銅藝術的巔峰。/大公報記者 陳 旻 文、圖

  在揚州邗江甘泉鎮的北偏西約三公里的地方,有兩座東西相對的大型漢墓,當地人稱之為「雙山」。一九八○年春,南京博物院清理了東邊的一號墓。此墓為夫妻合葬,墓室早期被盜,在棺槨的兩端、迴廊和甬道等處,尚保留一些隨葬物。墓中只出土了兩件最為珍貴的文物,一件便是錯銀銅牛燈。

  劉荊墓錯銀銅牛燈

  經考證,墓主人為東漢廣陵王劉荊。劉荊是光武帝劉秀第九子,被封為廣陵王,在位二十九年,因謀反事敗被迫自殺後,獲准厚葬。

  錯銀,是在器物上用銀絲鑲嵌成花紋或文字,盛行於戰國晚期至西漢前期,而東漢時期較為少見。因工藝製作複雜,材質昂貴,所以當時也只有貴族才能使用。

  這件錯銀銅牛燈高四十六厘米,長三十六點四厘米。燈座是一頭健碩的牛,牛背上馱着銅燈,牛頭上伸出一根彎曲的煙道與燈蓋相連。這座燈表現的是負重的壯牛沉穩發力的那一瞬間,牛挺胸提臀,四足微微叉開穩穩站立,牛尾蜷曲上翹,剛健有力。牛曲頸低頭,兩耳直立,雙目圓睜,張大着嘴似乎在低吼,彷彿要使出全身力氣。銅牛線條洗練而雄渾,引而不發,極富動感。通體飾有驚喜的錯銀花紋。當時的工匠將銀片敲打進器物表面的花紋圖案中,再用錯石(打磨用的細石)錯平磨光,造出飄逸靈動的流雲紋、三角雲紋、螺旋紋組成的圖案為地,雜以龍、鳳、虎、鹿及各種神怪異獸等形象。構圖精妙奇特,神態生動自然,線條流暢,飄逸瀟灑,是漢代眾多青銅燈具中實用與藝術完美結合的上乘之作。

  當年修復錯銀銅牛燈的南京博物院研究員王金潮曾對媒體回憶,這件文物出土前因墓室坍塌而被砸,煙道斷成兩截,右前腿「骨折」,一隻牛角也缺了一小段,帶有菱形網格的燈罩更是碎成了拇指大小的幾百片。出土時銅牛燈身上黏附着厚厚的泥土,看上去如同一頭泥牛。

  工作人員先用弱酸泡去泥鏽,再用細膩的六朝墓磚細細打磨,使銅牛露出了本色。斷掉的煙道是用工業塑料管穿在裏面加以支撐,完美復原錯銀花紋,「骨折」的右前腿被「矯治」,斷掉的牛角用鋁材補好。碎裂的數百片燈罩被仔細拼接。半年後,當修復好的銅牛燈展現時,眾人驚嘆:這座錯銀銅牛燈為一件精絕的工藝傑作,絕對是漢代燈具中的佼佼者。考古專家們認為,即便是兩千年前設計和製造銅牛燈的無名工匠,在今天也是當之無愧的工藝大師。

  南京博物院專家還特別指出,錯銀銅牛燈的環保設計是漢代燈具最先進的發明創造。漢代油燈的燃料主要是動物油脂。由於沒有燈芯,整塊油脂直接被點燃時,不僅燃燒速度快而且燃燒不充分,會產生難聞的氣味和大量的黑煙,污染室內空氣,銅牛燈設計出煙道和中空的牛腹,卻巧妙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專家說,劉荊用如此絢麗而貴重的錯銀銅牛燈隨葬,與廣陵王的身份十分相符。

  西漢鎏金銅熏爐

  一九七三年,南京市博物院考古專家在徐州市龜山發掘了兩座西漢崖洞墓。兩墓東西並列,緊挨在一起。在東的一座為主墓,規模較大,早期曾被盜掘破壞,從遺存的一方鐫刻「劉注」兩字的龜鈕銀印證明,墓主是西漢時楚國第六代襄王劉注夫婦的陵墓。在西的一座,規模稍小,屬陪葬墓,據考證,該墓應為楚襄王劉注的女兒及其丈夫的墓葬,因未被破壞,出土隨葬品相當豐富,其中一件鎏金銅熏爐為存世的西漢同類熏爐中罕見的珍品,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熏爐是焚香用具。漢代隨着絲綢之路的開通,國外香料大量輸入,因而盛行燃香熏居室和衣衾。王室貴族使用的熏爐在製作上非常考究,外表鎏金或錯金銀,顯得異常高雅瑰麗。

  這件銅熏爐略呈豆形,通高二十二點三厘米,口徑十四點二厘米,由爐蓋、爐身和底座三部分,分別澆鑄焊接而成,渾然一體,每部分紋飾、圖案裝飾各不相同。

  爐蓋頂部鼓出呈球面,蓋上透雕三龍三虎,龍虎分成三組,四周配置雲氣紋,並刻畫出細部,各具立體感,使龍虎無不栩栩如生,自由自在地遨遊在太空。

  南京博物院專家解釋道,漢時人們迷信方術,認為龍、虎是一種神獸,能幫助人們死後靈魂「升仙」,所以在漢畫中常見到「飛龍乘雲」、「虎豹九關」的形象。這件爐蓋上的龍虎形象,如同博山爐上的蓬萊三島,亦有迷信「升仙」的涵義。

  爐蓋與爐身扣合處採用子母口,使用時使兩者嚴密套合,讓煙火集中上升,不致向四沿泄露,足見當時工藝水平之精。漢代有詠香爐的詩《四坐且莫喧》曰:「四坐且莫喧,願聽歌一言。請說銅爐器,崔嵬像南山。上枝似松柏,下根據銅盤。雕文各異類,離婁自相聯。誰能為此器,公輸與魯班。朱火燃其中,青煙揚其間。從風入君懷,四坐莫不嘆。香風難久居,空令蕙草殘。」可謂絕妙的寫照。

  爐身是盛納燃料的地方,為了能增加容量,內腔設計特深,腔內表面留有黑色煙熏痕跡,證明此器應是墓主人生前實用器。爐身表面雕刻雲氣紋,兩側附裝一對輔首銜環,既便於雙手提攜,又增加器物的美觀。底座亦別具風格。除加大喇叭形圈足,增加重心穩定外,表面紋飾用大小三角相間。尤其是爐身與底座相接處,用三隻立鳥形片飾,呈鼎立狀,各由嘴尖托着爐身。專家表示,這種工藝處理方法,也是漢代這類同型熏爐中所僅見的。這座熏爐,通體鎏金,光彩閃亮,更顯得端重大方,而且製作精緻,紋飾繁縟,造型奇妙,不僅具有實用價值,而且兼有陳設鑒賞意義,反映了中國兩千年前高超的工藝水平。

  南京博物院專家說,出土於西漢楚國王室墓葬的這件豆式熏爐,不像博山爐作祭祀、儀式之用,也不像環轉式爐作熏衣、熏被之用,應為室內淨化空氣散出幽香的器皿。「佳人坐椒屋,接膝對蘭薰」,說的就是這種形式的熏爐。

  獸形銅硯稀世珍寶

  自漢高祖劉邦立國,封弟劉交為楚元王於家鄉彭城,兩漢四百年間,徐州經歷了西漢十二代楚王、東漢一代楚王和五代彭城王的統轄。這十八代王及后、妃、諸侯、顯貴的墓,環列於徐州周山。

  一九六九年,徐州民眾在取土建房時,在位於雲龍山北麓的土山西北角發現了一座未被盜的磚室古墓,被南京博物院命名為土山一號墓,並於一九七○年發掘清理,考古界推測墓主應為在位十四年以上的東漢彭城王劉道或孝王劉和的王后。

  土山一號墓中共清理出土文物近百件,其中,銀鏤玉衣、鳥獸飾銅壺、雁足燈等,均屬珍貴文物。其中一件鎏金鑲嵌獸形銅盒硯被視作稀世珍寶。

  這件鎏金鑲嵌獸形銅盒硯整體呈獸形,作伏地狀。高十點五厘米,長二十五厘米,寬十四點八厘米。腹微鼓,並以此為界,分上下兩部分。上部為蓋,包括從頭部的下頜、腹及腹下四足。銅盒硯雕刻精細,形象生動,既有寫實手法,又有誇張神話色彩。

  頭上雙目呈三角形,兩眉凸起,眉上突現雙角,目、眉、角內刻疣;背上脊椎刻畫清楚,末端有一蜷曲的小尾;張口、露齒,下頜內側凹槽較深,為儲水之處;通體鎏金,並鑲嵌紅珊瑚、青金石、綠松石做點綴,背部布置尤密,多種顏色相間,使整個形象顯得格外華麗。此外,在背部中心處設一橋形鈕,可繫繩,便於使用時揭開蓋子。出土時,硯堂上尚有墨痕,證明其為墓主生前實用硯,而非陳設品或明器。

  南京博物院所收藏的這件鎏金鑲嵌獸形銅盒硯,通體採用了鎏金工藝。鎏金,就是把金溶解於汞中,製成濃稠狀金汞,然後塗在銅器表面上,再經過烘烤,汞被蒸發,金便留在器物上,華麗美觀。遠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時代,中國就創造了在銀器和青銅器表面上鎏金的技術,而到了西漢,由於漢武帝本人喜愛金器,且漢代有用金器可以延年益壽的說法,鎏金技術開始被大量用於銅器上。

  銅盒硯的整體形狀貌似蟾蜍,頭生雙角,身添羽翼,張牙瞪眸,四足蹲伏,是當時的吉祥神獸。南京博物院專家表示,如果結合當時社會信仰來考察,這種「神獸」很可能就是戰國秦漢以來,在裝飾中頗為流行的蟾蜍。當時人們相信蟾蜍是辟五兵、鎮凶宅、助長生、主富貴的吉祥物,到處作為裝飾,尤以秦漢時代最為盛行。《太平御覽》引《關中記》記載:「蟾蜍頭生角,得為食之,壽千歲,又能食山精。」由於漢代求仙思想充斥着整個社會,人們企望成仙升天,故而給諸多祥瑞神獸添加上通天的雙翅,這個蟾蜍形盒硯亦不例外。

  中國古老的神話故事中把蟾蜍和月亮、嫦娥、西王母都聯繫在一起,蟾蜍便成了天際明媚月亮的代稱,嫦娥的化身,足見漢代藝術家的精心創造,多麼富有詩情畫意。南京博物院考古專家認為,歷代多種蟾蜍形象實物和文獻描寫,都沒能超過這件鎏金鑲嵌獸形銅盒硯。此硯融製硯工藝與青銅工藝於一爐,集治石、煉銅、鎏金、鑲嵌等種種手工技藝於一體,工藝精湛,造型奇特,結構巧妙,鎏金生輝,鑲嵌璀璨,雖然裝飾精緻繁縟,但透着古拙天趣的盎然神韻,達到了極為理想的工藝境界,實為罕見的稀世文房之寶,在中國製硯史上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同場展出的還有西漢鎏金銅鹿燈、西漢銅燈、東漢銅牛燈等。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