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名家交流水墨畫發展方向

時間:2017-08-08 03:15:54來源:大公網

  圖:黃孝逵(前排左起)、熊海、何家英、劉國松、陳成球等多位水墨畫名家出席交流會,探討水墨畫的發展方向   大公報記者王豐鈴攝

  【大公報訊】記者王豐鈴報道:由藝育菁英主辦、雲峰畫苑協辦,為期六日的「全球水墨畫大展」今日中午於灣仔香港會展中心落幕。展期內除了展出五百幅來自十五個國家及地區的參展作品,亦設有多場水墨藝術講座。八月四日的「水墨名家交流會」請來兩岸三地知名畫家,探討水墨畫的發展方向。

  該交流會由美國加州大學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沈揆一主持,藝育菁英基金會主席方黃吉雯、雲峰畫苑創辦人郭浩滿,以及劉國松、何家英、張偉民、何百里、黃孝逵、熊海、陳成球等多位水墨畫名家出席。

  會議主要圍繞水墨畫的「傳統」展開,與會名家結合水墨畫的歷史和各自的繪畫經驗,闡釋了這一概念,並由不同的認知,衍生出不同的創作觀。部分畫家提出,當下水墨畫存在問題,如風格雷同、過度借鑒西方表現形式而忽視了傳統。部分畫家則針對「傳統」的涵義本身,做了拆解和釐清。

  何百里認為,「傳統」就如一條時間線,昨天的事物就已經是舊物,不能簡單做「一刀切」。他堅持書畫同源,認為繪畫是一種語言,透過技法,流露出的是畫家自身的學養。張偉民分析,當下問題出現的原因,在於畫家「身不由己地作畫」,而非「情不自禁地作畫」。「水墨畫從來不缺觀眾,關鍵在於觀眾的身份、文化層面,這決定水墨畫的藝術定位,決定其歷史與未來的價值。」張偉民說,藝術本質上實現心靈的自由,這點在東、西方是共通的。無論傳統還是現代,畫家作畫應與內心的語言表達相契合,不被金錢、藝術風潮、繪畫對象等因素所裹挾。

  何家英指藝術創作應腳踏實地,去除功利心,稱畫家應有「匠人」精神。同時,繪畫應有更高一層要求,即當注重作品的內涵,把握格調,「不對立,不盲從,不自卑,不表面。」並針對傳統問題,提出應保持包容心態,融通中西。其實,當下亦有不少外國友人從事水墨畫創作,劉國松強調:「『水墨畫』將成為一個國際性的詞,但始終是由中國人創造、領導的。」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