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西邊碼頭》 布局精巧 氣氛濃烈

時間:2017-08-08 03:15:53來源:大公網

  圖:目盲的Abad像被城市嫌棄的垃圾

  前進進戲劇工作坊的「新文本運動」,為觀眾製作了法國劇作家戈爾德思的《西邊碼頭》。

  邊緣被冷落的一群

  在遠離繁囂鬧市而靠近荒廢碼頭的地區,住了幾個被城市遺忘的低下階層。Charles(黃衍仁飾演)與妹妹(溫玉茹飾演)是非法移民的第二代,終日游手好閒,未能融入當地社會。母親(陳秄沁飾演)不時惦記家鄉昔日的美好;父親(梁天尺飾演)對當下的社會從不妥協。妹妹對另一青年(陳瑋聰飾演)的引誘欲拒還迎;另有一位較Charles家庭更卑微的Abad(李頊珩飾演),長期只活在幽暗角落。某夜,城市商人Koch(胡智健飾演)要求女助手(毛曄穎飾演)開車到來碼頭,原來為求一死。在Koch尋死與其他各人求生的對峙之間,演奏出現代都市的種族歧視與階級爭鬥怨曲。

  劇本是有關三個不同社會階層的碰撞火花。Koch其實只是中產階級,受託為上流階層工作,最終承受不了財政壓力,黯然走上自殺之途。全劇的核心人物和形象明顯是Charles家庭。從遠方的異域偷渡來到夢想之都,一切卻非原來所願。家庭四位成員各懷心事,唯一相同目標就是尋找一片青天。Abad是較Charles家庭更失落的一個階層,徹夜流落街頭,被世界不聞不問。劇本透過Charles偶爾救起原本打算自殺的Koch開展故事,各人對於該位來自另一階層的人士,恍如遇到生命救星,希望在Koch身上找到逃離困境的鑰匙。

  戈爾德思的文本甚有特色。不僅讓角色之間的對話交代劇情進展,各角色在不同場景都有類似獨白的長台詞。例如Charles在黑暗之中捉着Koch,便唸出一段頗長的台詞。該段台詞並非傳統戲劇的自我獨白,又或是向觀眾娓娓道來的旁白,而是Charles從角色身份的內心深處爆發的感受。其母親在面對Charles或其妹妹時,亦有同類長台詞,都能讓觀眾深入理解角色的深層困苦。被翻譯成粵語的文本既有生活化質感,同時讓長台詞發揮如詩的跌宕節奏。單從台詞的聽覺感受,已能令觀眾獲得深刻的體會。

  演員散發獨特質感

  同樣來自法國的導演迪麥可,對全劇的空間、視覺和節奏都展現了獨特的處理工夫。導演將前進進牛棚劇場平常慣用的側幕全打通,將劇場的原貌盡現觀眾眼前。演區左邊豎立了一些矮小圍板,為牆壁營造暗淡的陰影。演區右邊原本是劇場的休息間,原來的櫥櫃被封存起來,裝置成為Charles狹小的家居。劇場原有的兩根鐵柱子,其中一根亦被木條子包裹起來,恍如荒廢的無人地帶。不同角色就在虛擬的空間展現冷暖人情。尤其是開場前半部分,在沒有燈光的狀態之下,Koch與女助手來到碼頭區域,然後Koch被Charles挾持。一方面,觀眾感受到漆黑形成的壓力,另一方面亦更專注地聆聽角色的長台詞,仔細領會劇作家的文字力量。

  牛棚劇場雖屬小劇場的規模,但《西》劇展現了精巧布局和濃烈氣氛。導演既以角色的關係來推展舞台行動,同時發揮每個角色本身的心態彰顯劇情主旨。場景的裝置看似簡單,卻恰到好處地營造了全劇的氛圍。演區頂端幾盞昏黃的燈泡,並配合牛棚原身從窗框外映進的燈光,整體上散發着如詩如謎的氣息。

  各演員對角色及台詞都有深入了解,不囿於西方翻譯劇的規範。極度流暢的台詞,令劇本的主題增添寰宇性。演員亦有深刻的表演,精神狀態高度集中;其中黃衍仁的深沉冷漠,陳秄沁的絕望無助,以至運用特別化妝、全場將眼睛封閉的李頊珩,皆能散發角色的獨特質感,塑造出真實又令人同情的形象,令觀眾對現代世界的受壓迫民眾,寄予無限憐憫。

(前進進戲劇工作坊供圖,攝影:Carmen So)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