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誰是終審法院的建築師?/方 元

時間:2017-07-30 03:15:31來源:大公網

  圖:終審法院大樓是香港第一座專為法院建造的大樓 網絡圖片

  有的建築師是因為他設計的建築而成名,有的建築則是由於它的建築師而出名。香港終審法院(前最高法院)大樓應屬於後者。

  這座古典主義大樓佇立在中環皇后像廣場已有一百多年。雖然它是香港人最熟悉的一座建築,但許多人(包括法官和律師)未必知道它的建築師是誰。其實,他們的名字就銘刻在大樓的石柱上。在西面的柱廊,左數第八棵石柱的底部有一塊刻着字的大石──奠基紀念碑,在碑的左下角有幾行小字:阿斯頓.韋伯(Aston Webb)、 英格里斯.貝爾(E.Ingress Bell)。他們就是這座大樓的建築師。

  在立法會秘書處的官方資料上,稱韋伯與貝爾是「英聯邦採辦處的顧問建築師」。這種講法可能令人誤以為他們兩人在英聯邦採辦處工作。事實上,採辦處是英國政府下屬的一家代理機構,而「韋伯與貝爾」是倫敦一家建築師事務所的名字。換句話說,香港政府通過採辦處,聘請了這家事務所來香港設計法院大樓。

  韋伯是事務所的合夥人及建築師。另一個合夥人貝爾比韋伯年長十二歲,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土木工程師及建築師。在二十世紀初,他們的公司是倫敦及英國最大、最有名氣的建築師事務所。

  在前最高法院大樓奠基紀念碑上,用大號字碼寫在中央的名字是香港總督卜力(Henry Blake),而韋伯的名字被放在左下角不起眼的位置。但在英國,韋伯的名字比卜力有更大的知名度。

  在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韋伯的事業和名氣如日中天。他是英王愛德華七世最信任的一個建築師。一九○一年,他贏得維多利亞紀念碑設計競賽,進而承擔了改造白金漢宮東立面的重任。他在倫敦設計過多座地標性建築,除了白金漢宮東立面之外,還有海軍部拱門大廈、維多利亞艾伯特博物館以及皇家礦業學院等。

  在英國建築界,韋伯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和影響,被譽為愛德華時代「最卓越的建築大師」。一八四九年他出生在倫敦的一個畫家家庭,十七歲入行學藝,二十五歲自立門戶,三十七歲成名。一九○二年至一九○四年,他擔任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會長,一九○三年入選皇家學院院士,並在一九一九年至一九二四年擔任皇家學院的主席。

  韋伯獲得了他那個時代能給予一個建築師的所有的最高榮譽。一九○四年,為表彰韋伯在建築上的成就以及對社會的貢獻,英王愛德華七世授予他爵士稱號。一九○五年韋伯獲得英國建築界的最高獎──皇家建築師學會金獎。一九二七年他獲得皇家藝術學會授予的「艾伯特親王紀念獎」。一九○七年,美國建築師學會在慶祝成立五十周年之際,把學會有史以來第一枚金牌授予一個英國人──韋伯。一九三○年,榮耀一身的韋伯在倫敦病逝,享年八十一歲。

  前最高法院大樓是韋伯與貝爾事務所在香港的唯一作品,也是第一座由英國著名建築師為香港設計的建築。作為香港第一座專門為法院建造的大樓,它為城市公共空間提供了一種新的建築類型。所以,無論在香港司法史上,還是在香港的建築史和城市建設史上,它都具有珍貴的研究價值和重要的歷史地位。

  從方案設計到大樓竣工,韋伯從未踏足香港做過實地考察。因此,許多實際工作是由香港工務局承擔。毫無疑問,在參與設計和建造大樓的香港人員中,工務司長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整個工程經過兩任工務司長之手:安庶庇(Robert Ormsby)和漆咸(William Chatham)。安庶庇在設計方案完成之後,於一九○一年離任。漆咸在其後十一年中負責執行和監督法院大樓的建造工程。為了表彰漆咸的工作,因此他的名字也被刻在奠基碑上。

  在奠基碑上有一個華人的名字─陳阿堂。他的公司包攬了地基和大樓的建造工程。作為一個華人公司,能承建如此重要和複雜的工程,說明本地工人具有很高的專業水平,並掌握了西式建築的製造工藝和施工技術。遺憾的是,陳阿堂在一九○四年因勞累過度而病逝,後由他的兒子接班完成了工程。

  關於前高等法院大樓建造的時間,經常會聽到不同的講法,有的說七年,有的說十二年。七年的說法可以從建築上找到根據:在奠基碑上刻的日期是一九○三年十一月十二日,在大樓的檐壁上有「一九一○年建成」的字樣。然而實情是,工程早在一九○○年就開始打樁做基礎了,直到一九一二年一月十五日才由港督盧嘉為大樓揭幕啟用。所以,十二年的說法更符合實際情況。

  對於一座八千多平方米的建築,無論是十二年還是七年,施工工期都是太長了。在大樓落成的前夕還有一段遺憾的小插曲:韋伯與貝爾在成功合作了二十多年之後,於一九○九年分道揚鑣。

  二○一五年,香港終審法院搬進前最高法院大樓。馬道立大法官在啟用典禮上回顧了大樓的歷史,他說:「(着)眼點並不是要回首過去。本大樓標誌香港的未來。」美國大法官漢尼施(Edward Hennessey)也講過相似的觀點,他講的更明確和清楚:「法院是我們的紀念碑,它記載了法律的傳統、崇高的目標以及不幸的偶爾失當……它不僅是大樓、房間和傢具,更是激發人們努力和進步的紀念碑。」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