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煮毛豆/劉世河

時間:2017-07-29 03:15:51來源:大公網

  圖:煮毛豆是一道消暑的清涼小菜,且纖維豐富 網絡圖片

  青島素有「啤酒之城」的美譽,原因有二,一是這個城市生產啤酒,其次便是青島人對啤酒更是情有獨鍾。也許近水樓台的緣故,一入夏,尤其到了晚上,島城的大街小巷幾乎都是喝啤酒的身影。小方桌、小馬紮,或三五好友相約,或一家幾口小聚,大家圍桌而坐,暢飲甚歡。酒當然是當天剛出的扎啤,鮮爽無比。而下酒菜除了烤串、小海鮮,每桌還有一道必點小菜──煮毛豆。一碟翠綠鮮嫩的煮毛豆,擺在小桌的中央,不但好吃,而且養眼,大家一邊喝酒一邊隨意捏起幾顆擠進嘴裏,慢慢咀嚼,好不愜意。

  毛豆,就是新鮮連莢的黃豆,是專門用來鮮食嫩莢的蔬菜用大豆,因此也叫菜用大豆。說白了,其實就是大豆的「小時候」抑或「童年」。又因它渾身長滿細毛,所以人稱毛豆。每次見到它那一身毛茸茸的樣子,我的腦子裏立馬就會蹦出八個字來:「胎毛未褪、乳臭未乾」,禁不住啞然而笑。

  炎炎夏日,酷暑難耐,人們大都食欲漸減,冰鎮啤酒自然成了餐桌上的寵兒。美酒還須佳餚配,但這個時節,紅油赤醬的大菜看着就讓人上火,唯清涼小菜最受待見。而煮毛豆恰恰就是這樣的一道爽口小菜。

  煮毛豆,也就是鹽水毛豆。原是上海的一種傳統小吃,屬於滬菜系。因其清香鮮嫩,確為佐酒佳餚,很快就遍布各地。做法也極簡單,先將新鮮的毛豆洗淨,瀝去水分,挑選飽滿個大的,用剪刀去兩端的尖角,(為使毛豆充分入味)。將剪好的毛豆放入鍋中,放花椒、茴香和精鹽,加清水至與毛豆平,用旺火加蓋煮二十分鐘,再燜一會兒後撈出裝盤即可。可熱食,亦可晾涼後再吃,口味更佳。

  其實初識毛豆之美味,是在我小時候。大約十歲左右的樣子,受發小禿三的慫慂,我們幾個小夥伴趁大人們睡午覺的空檔,溜進田裏偷摘了一些毛豆。然後鬼鬼祟祟地圍蹲在一條廢棄的溝渠裏,點燃柴火燒着吃。儘管當時我們幾個小孩吃完後都滿臉黑灰,活像一群小老頭,但燒毛豆那種奇特的香味(主要是偷嘴而來)卻深深地扎根在了我的心底,至今憶起,陶醉依然。後來,又光明正大地燒過幾次,卻再也吃不出那種奇香了。再後來,又有幸吃到了煮毛豆,其清香之味便又一次像一隻無形的小手,牢牢地抓住了我的胃,直至今天。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想必當年的五柳先生在隱居的日子裏,自己種豆於南山腳下,雖草盛苗稀,但毛豆的清香定也是喜歡的。

  近來翻書,又獲新知,原來這毛豆不但好吃,而且纖維含量極其豐富。嫩毛豆的膳食纖維含量高達百分之四,而一直被人們所認為是纖維冠軍的芹菜桿,其纖維含量僅有百分之一點二。而另外一些人們所熟知的高纖維蔬菜,其纖維含量均低於毛豆,如芥蘭含百分之一點六,菠菜含百分之一點七,莧菜含百分之一點八,西蘭花含百分之一點六,韮菜含百分之一點四。由此看來,毛豆才是蔬菜中當之無愧的纖維冠軍。而且毛豆還是很值得稱道的綠色安全食品。本來豆類作物的病蟲害就比較少見,加上毛豆又披着一層毛茸茸的「盔甲」(細毛),更能有效抵禦病蟲害的侵蝕,因此農民朋友在種植管理毛豆的過程中基本是不用農藥的。

  毛豆的吃法,除了鹽水煮,還可以將剝好的豆粒與臘肉、紅辣椒、豆腐乾等一同炒食,或加五香調料醃製後製成乾豆,也別有風味。不過最地道、最家常、也最百吃不厭的吃法還是鹽水毛豆。眼下正值酷暑,清風難覓,酷熱難耐,尤其到了晚上,與其躲在空調房裏穿着長袖的衣衫吹冷風,倒不如約上三五好友或攜妻帶子短褲短衫地置身於燈火通明的大排檔抑或喧聲鼎沸的路邊攤,打上兩扎啤酒,烤上一把肉串,當然一盤「胎毛未褪」的煮毛豆更是必不可少,扎啤的涼爽、肉串的濃香,與毛豆的鮮嫩匯合在唇齒之間,想想便醉心。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