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趙學敏書法繫蒼生接地氣

時間:2017-07-27 03:15:51來源:大公網

  圖:書法家趙學敏

  現為全國政協書畫室副主任、曾連續當選三屆中國書協理事和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會長的趙學敏,是一位情繫蒼生、非常注重接地氣的人民書法家。

王景山

  此說可從「三源」追溯得源:

  一源,即原創的感情。遍觀趙學敏所書自作詩文,皆發於書家自己內心流出的真情實感,詩文字字鏗鏘,句句有聲;書法字裏行間,充盈着濃濃剛強秀逸的大美之氣;既無絲毫造作的無病呻吟,也無嘩眾取寵的市儈與霸氣,尤其沒有受名繮利鎖左右的銅臭氣。那是他真實人格修養與人生經歷的真實表露。

  自作詩文真情實感

  如「耕牛遍走魚歡跳,珍愛春光貴在勤。」(《立春》)「青蛙躍立綠荷裙,蚯蚓耕田格外勤。」(《立夏》)這些琅琅上口噴發着濃濃泥土芬芳的詩句,如果沒有對中華農耕文化的敬畏之心,對農村生產生活的深切感受,是無論如何也寫不出的。而「林興人和諧,綠增民富裕」的五言行書自作聯,則飽含書家對自然生態的關切之情。

  一九四五年出生於陝西三原農村的趙學敏,從公社書記、縣委書記、市委書記、省委副書記,到國家林業局副局長,工作一直沒有離開農業和林業的領導崗位,對「三農」和生態有着與生俱來的特殊感情。正是這種深植於心的情愫,不管是進農村入林區,他的筆始終圍繞國家發展農業、保護生態這一民生大計,創作出「貼近實際、貼近群眾、貼近生活」,帶着炙熱溫度與情感的詩文書法作品。

  二源,即原創的詩文。今天我們看到的近七十幅書法展品和剛剛出版帶着墨香的兩本詩文集,從內容到形式,全部係書家趙學敏原創之作。其中有歷經五年向民間、文獻、專家求證後創作完成的《二十四節氣詩》,並以多種書體寫出公展,在書壇和社會引起極大關注。

  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活動的曆法,因其能反映季節的變化,至今影響着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特別是在農村,即使目不識丁的農民,也能熟練背唱出「春雨驚春清穀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的二十四節氣歌。今年初,趙學敏把這二十四首自創節氣詩,以俊逸的小草書寫成十八米的書法長卷。該長卷一氣呵成,一字不漏不錯,通篇流暢至極,自然清新至極,詩文合璧,大有抒情遣意的詩化之書境,實為當代書壇罕見。自書《二十四節氣詩》,顯示了趙學敏在其駕馭原創詩文上的思想高度和藝術造詣。

  三源,即原創的書法。舉筆書藝六十多年來,趙學敏以宗法于體(于右任)開蒙至深研,來確立自己的審美大方向;再通過對二王、魏碑、唐楷下的大功夫,來展現碑骨帖魂「威而不猛」的精神氣度,形成有別於今草、狂草和章草的自家行草書風範。

  碑骨帖魂書藝載道

  他明確主張:「不論哪種書體形式,都要自然規範,人民群眾能夠認得、讀懂,明白所讀書法作品的含義,從書法作品中得到激勵和美的享受,陶冶情操,這才是人民群眾喜愛的書法藝術。我在自己的書法學習、研究、創作中,堅持做到這一點,並努力做一個人民書法家。」

  趙學敏力倡並踐行不渝的人民書法理念,使他的書藝創作,始終遵循人民、時代、生活作為自己的書法源泉、準則和歸宿。

  陝西三原,不僅孕育了一代書法大家于右任,趙學敏步其後創「三源」(原創的感情、原創的詩文、原創的書法),再續三原書法之盛。通過趙學敏的自作詩書,讓我們看到了一位情繫蒼生的書法家的襟懷和所展現的書法陽剛之美,看到了他在弘揚擴展「文以載道」實踐中「書藝載道」的新樣式。趙學敏能將詩與書二絕粹於一身,二者渾然大成,必將焜耀書壇。

(王景山:報告文學作家、美術評論家、中國作協會員)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