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綜論港樂「馬勒四」及「布蘭詩歌」

時間:2017-07-24 03:15:36來源:大公網

  圖:十三歲的王雅倫為今音樂會擔任鋼琴獨奏

  香港管弦樂團在五、六月間舉行了多場音樂會。本文限於篇幅,只能綜論當中兩場,即五月下旬的「馬勒與孟德爾遜」及六月上旬的「布蘭詩歌」。

  那場以馬勒及孟德爾遜為題的音樂會,包括兩首樂曲,即上半場的孟德爾遜《G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及下半場的馬勒《第四交響曲》。資深樂迷一看便知,以曲目論,下半場才是正主兒,上半場只是陪襯而已。這倒不是樂曲的樂種或篇幅問題,而是樂曲本身的藝術成就問題。

  孟德爾遜鋼協不突出

  孟德爾遜的兩首鋼協,雖然間或在音樂會上聽到,但始終不能否認,那兩首鋼協的藝術成就以至受歡迎程度,與他的小提琴協奏曲相距很遠。說得直爽一點,深懂門道的樂迷,絕對不會衝着某場音樂會有孟德爾遜的鋼協而專誠購票一聽,除非獨奏者是名家大師,則情況可能不同。不過,那種情況屬於看人而不是看曲了。

  細究其實,這首只消幾天便寫就的《G小調》,不是寫得不好,而是不夠好;聽時當然感到輕快流麗,舒服悅耳,處處洋溢青春氣息,但由於缺乏不朽名曲的張力或感染力而不耐聽。誠如今次音樂會場刊內有關文章的其中一條副題所說,《G小調》是Youthful Music for a Youthful Performer(註:場刊譯者把這個副題譯作「青春的音樂 青春的演奏者」;實誤,英文副題真正意思是「適合青春演奏者的青春樂曲」),由充滿朝氣的年輕演奏者彈奏此曲,應該更為理想。

  為今次音樂會擔任鋼琴獨奏的是年方十三而得到樂壇譽為「天才」的王雅倫。論年紀,她尚未達至剛才所指的「青春」階段;論琴藝,她彈得不過不失,雖然未能全顯樂曲的青春氣息,但起碼平穩無誤。殷冀這位小女孩在未來的關鍵十年,也即是高階進修的年月,磨礪以須,穩步提升而穩立於國際樂壇。

  王雅倫彈來不過不失

  當晚音樂會下半場才是重頭戲,由余隆領導「港樂」演奏「馬勒四」,而當中第四樂章的歌唱部分,則由饒嵐負責。記得幾年前,余隆與饒嵐在香港大會堂演過「馬勒四」;當時演的並不是管弦樂版,而是室樂版。由於樂隊編制大幅減少,雖然在樂韻上大打折扣,但如果礙於無法張羅一整個管弦樂團來演奏,這也不失為權宜之計,何況如此一來,第四樂章的歌唱部分,就更加容易凸顯,而不至於擔憂歌聲被器樂聲掩蓋。

  饒嵐當晚參與「港樂」的「馬勒四」時,就遭遇這個問題。當晚到了第四樂章而輪到她出台時,她所站立的位置差不多是與指揮成一直線。這種平行站法的好處是歌者與指揮可以從眼角瞄到對方,易於配合。

  饒嵐歌聲遭器樂掩蓋

  不過,這種平行的站法可能有一弊點,就是歌者由於站得不夠前而較為貼近樂隊,歌聲就很容易被器樂聲掩蓋。當然,按照道理,作曲家在創作時理應已經盡力顧及器樂不可掩蓋聲樂的問題,否則唱了也是白唱。可惜,很多唱者限於能力,未必做到自己的歌聲不受器樂影響。其實,一個較佳的做法是歌者在台上向前多踏一兩步,歌聲會發送得較好。

  綜觀饒嵐的歌唱,她的歌聲往往被器樂聲掩蓋,音樂廳大堂後排及樓座的觀眾,根本難以充分聽到她的歌聲,遑論欣賞當中的歌韻。另一方面,饒嵐沒有充分彰顯作曲家期望歌者須予展現真摯愉快的童真,須知這段歌唱其實是講述孩童如何憧憬天堂生活。因此,但凡唱這段歌曲的女高音,必須唱出當中如天使般或孩童般的語調。可惜,饒嵐這位早年在歐洲建立歌唱事業的女高音,沒有在今次音樂會上展現應有的歌韻。

  至於六月上旬的另一場音樂會「布蘭詩歌」,筆者聽後頗為失望。首先,必須承認《布蘭詩歌》是一套極為難得而因此值得多些公演的樂曲。

  「布蘭詩歌」聽後失望

  記得去年澳門國際音樂節有「布蘭詩歌」的演出,而筆者在該音樂會前亦於本版專文介紹,由中世紀的文本談到二十世紀奧爾夫(Orff)的歌曲本。為省篇幅,不擬在此複述。

  然而,當筆者在「港樂」音樂會上翻閱場刊的介紹文章時,對撰文者Rochester的著述大感失望。文內在簡略介紹奧爾夫生平後,就馬上講述他為這個屬於中世紀的文學作品編成歌曲,但居然連幾句講解這本文學巨著的具體內容及意義也沒有,更沒有說明這個俗世文學以至經奧爾夫譜曲變成重要的俗世合唱音樂,分別在宗教文學及宗教音樂氛圍下的獨特意義及地位。如果場刊沒有粗略提述這本文學作品究竟是什麼,而只是引述舒曼對《布蘭詩歌》文本的評論,甚至連曲本唱的是什麼文也沒有講述,觀眾就很難理解當前表演的脈絡及精要所在。

  合唱團唱得有點吵耳

  關於當晚的歌唱,筆者綜合而論,頗感失望。整個香港管弦樂團合唱團合計一百多人,負責歌曲裏的大部分合唱;另有香港兒童合唱團四十人左右則參與若干唱段的合唱。編制方面,不是問題;歌聲才是問題。「港樂」合唱團沒有妥善控制發聲及行腔,以致讓人覺得他們不是在歌唱,而是在叫喊,即廣東俗語所謂「嗌歌」,展現不了應有的曲韻,落得「吵耳」而不是悅耳。

  三位獨唱者之中,以男高音范尼古拉斯的表現最為規矩。女高音王曦卻未能適度展現歌曲的語音美,亦期望歌意與唱法之間的關係,有更好的掌握。換言之,她的唱法與曲裏的俗世歌唱不太貼合。至於指揮卡內拉琪斯,雖然用心落力,但限於年齡,薄於經驗,有頗多控制失宜之處。

  《布蘭詩歌》是一套獨特而難得的合唱歌曲,期望下次有機會再演時唱得更為賞心悅耳。

   (香港管弦樂團供圖)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