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鄉愁」文化尋根/嚴詩喆

時間:2017-07-23 03:15:29來源:大公網

  鄉愁或思鄉之情,在傳統的「宗族」、「集群」意識中早已存在。而作為一種文化符號的傳承,在源頭上,我們不妨追溯到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周代先秦時期的《詩經》,內裏—遠征的軍人(男子)及遠嫁的女子,他們在當時「鄉愁」的體現及情感表達。在《小雅.采薇》中,「鄉愁」可以是殘酷戰爭中思家的悲苦,也可以是凱旋而歸時想家的喜悅,「鄉愁」不一定是苦不堪言的痛楚與憂愁,還可以是對家鄉意象幸福的回憶與想像。在《魏風.陟岵》中,「鄉愁」是對摯愛親人不可停止也無法抑制的想念,從而想到在自己思念親人的同時,親人也可能在思念自己,這份「心心相印」、「心靈相通」、「以親心為己心」的情感,體現在文學作品中,創造了「從對面曲揣彼意」的「懸想」式寫法,營造出「詩從對面飛來」的獨特意境、美感和效果。在《周南.葛覃》中,「鄉愁」是女子遠嫁後對娘家的思念,以及即將「歸寧」探親的迫不及待與興奮愉悅,只是,不同身份的女子需要遵循的「歸寧」之「禮」有所不同,地位越高,越不自由。在《鄘風.載馳》中,「鄉愁」是國君夫人思「歸寧」不得的無可奈何,即便母國傾覆、至親離世,不但無力相救、想「歸寧」弔唁還因不合「禮」而受阻,內心悲傷、焦慮、憤怒、無奈,以致不顧一切地掙脫桎梏與牢籠,駕馬飛奔回需要自己的家國,承擔起自己的使命和責任。在《詩經》中,讀者可以看到「鄉愁」這種情感,在面對不同的情境時,有不同的濃度、性質和表現,體現在作品中則各具特色,使作品每一篇都不一樣,這才是創作,才是有感而發、借文字寄情託意的創作。

  《詩經》收集的詩歌,究其創作年代,大概從西周到春秋。從此時開始,就已經出現描述「鄉愁」、抒發思鄉念家之情的詩歌作品,後世在這方面的傳承狀況又是如何呢?

  在中國文學史上,「風」「騷」並稱,「風」指的正是《詩經》,「騷」指的恰是《離騷》,或許後者也可以理解為以《離騷》為代表的楚辭。看來,在中國古典文學領域,能與《詩經》媲美的就只有「騷經」了。屈原愛國抒懷,在楚辭中,我們可以看到表達「鄉愁」的句子。比如,《離騷》:「陟升皇之赫戲兮,忽臨晲夫舊鄉。僕夫悲余馬懷兮,蜷局顧而不行。」

  到了漢魏時期,表達「鄉愁」的主體更為多樣,因而這類作品也更加豐富多彩。最著名的大概是《古詩十九首》了,當中的「思鄉」之情,常會寄託在「思人」上,比如:「環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同心而離居,憂思以終老。」

  在唐朝,詩歌的興盛到達頂峰。當時社會風氣開放,遠遊比前代更為頻繁,思鄉題材的詩歌自然也更多。韻律詩的發展也在此時基本定型、成熟,思鄉詩琅琅上口,被廣為傳頌。李白有「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杜甫有「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唐朝的思鄉詩作本身,也多得可信手拈來,無法一一列舉,同時名句頻傳,隨意幾個例子,也都耳熟能詳、家喻戶曉。

  宋朝是一個文化上極度發展、繁榮,政治上較為軟弱、衰頹的時期。對外政治上的失利,讓思鄉題材的詩詞作品與「愛國」情感聯繫在一起,內涵更為豐富,情感愈加深刻,是該題材文學作品發展中比較有特點的一個時代。因為宋詞的興起,思鄉類題材在表情達意上更為淒美,藝術感更強,讓人印象深刻。

  到了元明清三代,戲曲、小說等多體裁、形式的文學作品興起,自有其對「鄉愁」的描摹與表達,情感、內容上的繼承,形式、手法上的創新,使該題材的文學作品得以進一步豐富、發展。元曲作家馬致遠創作的散曲小令《天淨沙.秋思》膾炙人口:「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清代著名詞人納蘭性德有一首精緻且經典的出塞、思鄉題材的詞作《長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將「夜深千帳燈」的壯觀境界與唐詩中的「長河落日圓」、「中天懸明月」等媲美,頗為讚賞。最後兩句表達了因思鄉而凌亂的心緒,以致無法入夢,在家裏的時候從不這樣。如此聽來,確實讓人嘆息。

  在現代詩中,對「鄉愁」的表達,直抒胸臆地抒發對家鄉、國家的熱愛,更多了一些。最深入人心、家喻戶曉的,余光中的《鄉愁》。除此之外,席慕容、李廣田也有寫過《鄉愁》的同名詩作;于右任的《國殤》頗有聲嘶力竭之感;艾青的《我愛這土地》,等等。

  自古至今,源於《詩經》的「鄉愁」、「思鄉」,作為一種文化和文學創作的主題,從未離開過我們,也將永恆地繼承和發展下去,只要人類還有根、還有家。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