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的發展與進步,從很多方面能夠體現,比如,全社會如今正逐漸步入「共用時代」。從虛擬世界中流行的共用網絡、共用文檔、共用數據、共用存儲空間到如今出現在現實生活中的共用單車、共用雨傘、共用籃球、共用充電寶……民眾越來越感覺到生活的便利,幸福指數逐步提升。
現如今,內地的大中型城市基本上都配備了公共自行車,這一舉措極大方便了市民的出行。就在一年前,我所在的城市,公共自行車也開始出現在大街小巷,不僅讓我們的出行更加具有選擇性,而且還減少了出行成本,老百姓交口稱讚。前段時間公共自行車卡不慎遺失,我到管理中心去補辦,順便問了工作人員一句:現在有多少人辦理了公共自行車卡?對方回答,辦理率已超過城市人口的百分之八十。這真是一個龐大且了不起的數字,背後需要各方工作人員付出很大的精力來進行管理、維護,我打心裏為他們點讚。
然而,就在公共自行車剛剛出現的時候,大家陸續發現了一些怪現象:前輪被鎖在車樁上,車屁股卻歪七扭八;一些車座被人用利器劃出一道道大口子,有的乾脆不翼而飛;車鏈條被拆卸下來,鬆鬆垮垮地搭在地上;腳蹬子缺一少二……
那天,我下樓遛彎,遇見一群人正討論與此相關的事情。側耳一聽,得知造成此種情況的原因大致有二。一是損人利己型,在某些計程車和黑摩的司機眼裏,這些公共設施是造成他們生意滑坡的「罪魁禍首」,於是便在某個月黑風高的夜裏,將「魔爪」伸了出來。還有的人把共用單車上的二維碼換成自己的以進行詐騙。剛出來一條新聞,某地一個電動車維修工,專門偷共用電動車的電池進行售賣;還有一種是損人不利己型,在車座上插一根針,故意將單車推倒,或者用踢打這些公共設施的方式為自己「減壓」……
據網絡消息,繼悟空單車宣布倒閉後,時隔十天,3Vbike也宣布將停止運營,這也是迄今為止第二家從單車領域出局的企業。3Vbike僅上線四個月後便宣布倒閉,比第一家倒閉的悟空單車的五個月運營時間還要短。兩家企業走向末路的主要原因如出一轍,那便是共用單車大量丟失,某些地區丟損率甚至達到百分百。
還有更令人咋舌的情況。就在上個月,內地某城市繁華路段的公交站和地鐵站出現了三萬把共用雨傘,使用者需要下載一個App並繳納十九元押金,就能借走一把雨傘。結果歸還者寥寥無幾,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該城出現了「一傘難覓」的現象。
一種事物的存在總有正反兩個方面,讓我們值得欣慰的是,在如今的共用時代裏,積極、向善、擁有正能量的人和事還是佔了絕大多數。然而,每一種問題的背後,都有值得反思和改進的東西。面對共用亂象,除了需要職能部門繼續加強管理和監督以外,更需要全體社會公民提升道德水準,養成文明自覺的公共意識。只有都養成了「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文化理念和社會交往價值觀,這種社會弊病才有可能徹底根除。
狄更斯在《雙城記》的開頭說:「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時代,這是愚蠢的時代;這是信仰的時期,這是懷疑的時期;這是光明的季節,這是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人們面前有着各樣事物,人們面前一無所有;人們正在直登天堂,人們正在直下地獄。」
共用時代裏的共用設施,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了一面國民照妖鏡,照化出貪、惡、醜,映印着人心百態。
希望在不久的將來,「照妖鏡」能夠變成「美顏相機」,越來越多地定格這個時代的美好畫面,裏面有我們的風度、風采和風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