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坐在巴士上靠通風窗口最近的座位上,任憑汗珠在臉上掛不住一滴一滴往下掉。從新橋跨越塞納河,我努力的想呼吸到河面上飄來的略微清涼的空氣。透過巴士的窗戶,河畔的人造沙灘上擠滿了身着泳裝的人們,有的人把水瓶裏的水從頭淋下,好像他們不是剛從滿河的水裏爬上來。
熱啊。這是巴黎的炎炎夏日麼?
十多年前在英國留學的時候,有一個暑假我來到巴黎。印象中巴黎的夏天跟倫敦是極其相似的,那是涼爽中帶着「寒冷」的夏天。陽光下還是灼熱的,一旦到了陰涼處,徐徐微風掠過,便忍不住打個寒顫。
近年來的巴黎盛夏,大不相同。搬來巴黎前的那個夏天,看新聞報道說歐洲遭遇罕見的高溫熱浪,已造成數人死亡。我認真的看了一下天氣預報巴黎的氣溫,最高三十六度左右。還不到四十度,這對於我這位來自火爐重慶山城的姑娘來說算不了什麼。不到四十度能叫高溫?還會有人因此住進醫院?好像有些令人費解。
搬來巴黎經歷了幾個高溫盛夏,我才懂了。並不是巴黎的絕對氣溫高到無法容忍,而是多年來習慣了清涼夏日的巴黎人並沒有準備好迎接氣溫更高的夏天。在兩三年前第一場歐洲熱浪之前,巴黎住宅的空調安裝率只有百分之五左右。因為以往的巴黎夏季,根本不需要空調,氣溫低的夜晚有時還需要蓋薄被。
連晴高溫幾日,巴黎的商場便擠滿了納涼的人們。在多數老舊的巴黎市區樓房裏,中央空調是肯定沒有的,連安裝了電梯的樓房都是少數。大多數家庭會使用風扇,因為安裝空調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空調排熱的部分既不允許排向內庭,更不允許排往街道,所以哪怕是所謂的「移動空調」也會因為沒有合適排氣管出口而無法安置。
高溫日子裏無法借助空調,熱得忍無可忍的法國人發明了一個介於空調和風扇之間的東西,叫做降溫風扇。原理也比較簡單,便是在風扇的出風口增加一個噴霧裝置,靠吹出涼爽濕潤的水汽來降低溫度。有時候在噴霧裝置裏加上冰水,它的降溫效果還真的不錯。還不到七月,巴黎的人們盼着高溫趕緊過去的同時,更加期盼八月「全民假期」的到來,一到八月,他們便會逃離城市,躲到南法的海邊或者瑞士附近的山裏避暑。
不止一次聽到身邊的朋友說,巴黎怎麼了?夏天怎麼了?但頂着熱浪,巴黎人汗水淋漓,努力的保持着往常的姿態。天氣變了,巴黎人堅持的品質生活,從來未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