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劉俊海報道:由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共嘉峪關市委、嘉峪關市人民政府聯合策劃的紀錄片《河西走廊之嘉峪關》文本創作研討會,日前在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召開。
人文地理歷史類大型紀錄片《河西走廊之嘉峪關》是嘉峪關市委、市政府貫徹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弘揚文化自信、建設文化旅遊大市而打造的又一文旅深度融合的文化精品工程。
該紀錄片將由《河西走廊》原班團隊製片撰寫,是《河西走廊》一脈相承又深度延伸的全新創作。紀錄片計劃投資一千萬元人民幣,歷時兩年拍攝六集,從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工業、生活等不同視角,深度展現嘉峪關關城修築過程、歷史上的軍事地位和經貿功能,描繪文明文化交匯交融以及現代化工業旅遊區域中心城市的發展歷程。真實再現嘉峪關絲路文化、長城文化、邊塞文化交匯融合的獨特風貌和地處絲綢之路黃金段所具有的獨特優勢,把歷史、當下和未來的嘉峪關以更為直觀的方式傳遞給海內外觀眾。
會上,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中國非物質遺產文化保護中心主任連輯表示,《河西走廊之嘉峪關》紀錄片前期工作基礎扎實,主創團隊經驗豐富,有助於凸顯嘉峪關藝術形象和城市影響力,值得期待。就紀錄片學術文本、文學文本創作,連輯要求,一要處理好與《河西走廊》之間的關係;二要把握好現階段工作重點,要把止戰與和平、交流與融合、和諧與共榮等宏大的主題和敘事角度,用講故事的方法從微觀角度進行深度、生動和歷史的再現;三要注意創作中的幾個問題。要注意知識性,做到解疑釋惑;要注意避免與同類紀錄片趨同和重複;要注意在紀錄片中反映嘉峪關市歷史現實,提升嘉峪關形象;要注意從國家、歷史、文化角度擬定篇章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