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歷屆特首的普通話/凡 心

時間:2017-07-13 03:16:08來源:大公網

  迄今香港產生過四位特首。各位特首都曾在市民面前「秀」過他們的普通話。

  除了曾蔭權,其他三位的祖籍都不是廣東,家鄉話在他們掌握普通話時可多少提供一點便利。董建華和梁振英的普通話雖帶鄉音,但表達流暢,用語準確到位。年輕時曾在蛇口聽過梁振英演講,對他的普通話表達及口才都留下了深刻印象。

  曾蔭權是地道香港人,普通話對他來說可謂是另一種語言。好在他出身公務員受過課程培訓,語音語言雖生硬些,但沒出過大問題。他自己說過學普通話很是刻苦,家裏到處放着字典,方便他隨時翻查。

  林鄭月娥的普通話能力,在多場回歸活動中已有表現。看得出她那種「好打得」的精神也體現在普通話學習中,感到她一次比一次說得好,一次比一次輕鬆、自然。

  對特首和香港高層官員這些政治人物來說,普通話語音只要不影響溝通,不至產生誤會就算過關了,重要的是表達的內容不要出錯。

  就好比「窩心」一詞在香港的理解和使用,好在「七一」領導人與香港官員會面時,不曾出現這樣的對白:「主席一行蒞臨香港,香港市民感到很窩心。」對方答道:「我來是為香港祝福打氣的,為何你們會感到受了委屈、侮辱,又不能表白、發泄而心中苦悶呢?」

  原來官員與大多數香港人一樣,對「窩心」的理解是褒義「暖心」,與該詞本來的貶義南轅北轍。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