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新加坡自2009年來推出一系列措施為樓市降溫,令到當地上季度住宅價格持續下滑。一個追蹤私人住宅價格的指數第二季按季跌0.3%,並已連跌15季,為1975年有紀錄以來最長連跌走勢。有地產界人士預料,今年餘下時間當地樓價將繼續緩慢下跌。
當局強調短期內不減辣
新加坡樓價多年來持續高企,成為全球樓價最貴城市之一,而該國自2009年以來推出連串措施止樓市炒風。今年三月,新加坡政府首次放寬部分限制措施,但同時稱這些調整並非暗示將會放寬整個樓市政策。根據周一公布最新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該國樓價持續下滑,物業顧問公司SLP International分析師指出,雖然市場信心好轉,但新加坡的樓價今年預料不會復甦,因為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表明,短期內不會放寬限制措施。
新加坡市區重建局周一公布最新數據顯示,在截至六月三十日止的三個月,私人住宅價格指數按季跌0.3%,該指數已連跌15個季度,是1975年有數據以來最長下跌紀錄。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新加坡中心地段樓價跌0.9%,近郊樓價跌0.4%。
住宅銷售首五月漲75%
新加坡當局決心抑制住宅樓價急升的情況,於2009年宣布連串冷卻樓市措施,包括加重稅率、提升首期比例等,但該些措施未見顯著成效。
到2013年,新加坡當局再次出手,要求買家每月按揭貸款供款額,不可以超過收入的六成,還有提升房地產稅和印花稅等措施,導致新加坡樓價開始出現較顯著的跌勢。
到今年三月份,新加坡當局放寬部分樓市限制措施,為八年來首次,包括降低印花稅和部分按揭限制,即時引起外界揣測當局快將放寬所有限制措施,投資者亦認為新加坡物業市場正在反彈,帶動住宅銷售上升,地產發展商更加進取投地。而根據周一公布數據,住宅銷售今年首五個月按年大漲約75%。
然而,新加坡金管局局長孟文能(Ravi Menon)於六月二十九日表示,按揭息率處於非常低水平,物業價格存在重燃飆升的風險。地產分析師表示,在2017年3月當局放寬部分樓市措施之前,已有部分買家開始入市追捧,不過他們當時以為政府「減辣」而作出買樓決定,故未來可能會受到市場波動影響。事實上,新加坡房屋銷售已經下降至2013年高峰期的一半,雖然該國政府今年三月小幅放寬抑制樓市措施,但大部分的限制措施仍然繼續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