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黃竹坑新圍舊宅\陳天權

時間:2017-07-04 03:16:09來源:大公網

  位於黃竹坑海洋公園站附近的新圍,是一條很少人留意的古村,外人甚少會入村走走,擔心闖入別人地方,或遇到惡犬。其實這條村沒有禁止遊人入內,村中還有一座清代民宅歡迎市民入內參觀,但限於星期六、日和公眾假期開門。只因大部分市民不知道這個地方,極少人專程而來。

  黃竹坑有舊圍和新圍兩條村,前者原稱香港圍,十八世紀中葉由廣東人周啟文建立,以務農為生。隨着人丁繁衍,周氏族人於十九世紀六、七十年代遷至附近另建新圍。香港首位華人行政局非官守議員周壽臣於一八六一年在黃竹坑出生,估計他的出生地點是舊圍。

  舊圍位於今天香港仔隧道出入口附近,遍布戰後搭建的寮屋,並無舊屋保留。新圍入口則可見多棵高大粗壯的印度橡樹,村中有些傳統民居,其中十號房屋為周氏族人所建,約一八九○年落成,是新圍現存最古老的青磚建築。族人遷出後,一九九二年被政府購入,評為二級歷史建築。曾經閒置了一段長時間,二○一三年開放給市民參觀。

  此屋採用三間兩廊設計,正門設置腳門、趟櫳和大門,外面有照壁,相信是防止巷道的煞氣直衝室內。入門便是天井,左右各有一間廊屋,分別用作廚房和飯廳。天井後面是大廳和左右寢室,大廳高處置有精美的大型木雕神龕,供奉觀音和周氏歷代祖先。頂端有「雙鳳朝陽」雕飾,對聯寫上「西方綠竹千年翠,南海紅蓮九品香」。

  這類房屋在新界還有很多,但在港島卻十分稀少。屋脊和牆頭有虁龍、花果、獅子、金錢、花瓶、花朵、蝙蝠和喜鵲等灰塑,最吸引人的是四隻蟾蜍,既用作排走屋頂積水,又富趣味。正門上方還有壁畫和雕花簷板,由此觀之,當年的大屋主人應屬富裕人家。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