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建議政府應該增建公立老人院,筆者深表贊成。有一個長輩一百零五歲,住在教會的老人院,生活起居都有人照顧,親戚間都深為她慶幸。
但這類老人院宿位太少,很難申請,私立的老人院收費昂貴,服務也參差,因此估計應有為數不少的老人,仍孤苦伶仃在公屋裏掙扎。
政府有什麼辦法可以主動承擔起照顧這類老人家的責任?
香港不是沒有錢,只是沒有一任政府肯撥一些錢出來,為贍養貧病交加的老人盡一點力。在遠郊的地方,找一些曠地,建一些樓,交給慈善機構去經營。社會上的富人們,一天到晚要做善事,就請他們慷慨解囊,共襄盛舉,每年捐一點錢出來維持運作。
事情不是辦不到,只是政府要承擔起組織策劃的工作,說服全社會,取得共識,訂立規則,不使計劃濫用,這些都要先從一個慈悲為懷的動念開始。
今日香港社會,兒童被照顧得無微不至,成年人碰到困難,也相對容易找到社會支援,唯獨貧苦無依的老人,疾病折磨、囊空如洗時,可能只有絕路一條。
何為德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斯為德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