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歌聲中的1997/楊勁松

時間:2017-07-01 03:16:19來源:大公網

  一九九七年香港傳唱最廣的歌曲當屬《東方之珠》。六月三十日晚上,恢復行使主權儀式結束後,香港舉行了有史以來最大的電視卡拉OK,數百萬人同時跟着電視合唱《明天會更好》和《東方之珠》。兩首歌都是台灣羅大佑的作品。《東方之珠》其實創作於一九八六年,是一首粵語歌,由鄭國江填詞、關正傑演唱。一九九一年,羅大佑則填上了國語歌詞,邀請清一色台灣歌手演唱,收錄在他《皇后大道東》專輯中。內地歌手那英與劉德華合唱的版本,曾風靡內地,此歌也登上了春節聯歡晚會。

  一九九二年,內地歌手艾敬創作並演唱的《我的1997》也是一首經典。此歌用民謠形式,以第一人稱自敘,唱出了一位瀋陽女孩從北京唱到廣州,又渴望唱到香港紅磡體育館的夢想。歌詞中「八佰伴時裝」、「午夜場」等符號,都代表着那時內地人對香港生活的好奇與嚮往。這首歌同時引領了內地原創流行樂的熱潮,並成經典。

  《公元1997》也是為迎接香港回歸創作的流行金曲。這首歌由靳樹增作詞、肖白作曲,匯聚了毛阿敏、毛寧、李娜、謝津、田震、孫楠、彭羚、胡慧中等內地、港、台歌手聯唱。此歌被拍攝成音樂電視,成為一九九七年播放率最高的歌曲,風靡全國。不過,這首歌不少參與者當年命運顛簸:李娜告別歌壇出家、謝津離世、靳樹增因經濟涉案被捕、毛阿敏離鄉。近年十億票房電影《夏洛特煩惱》引用了此歌,那熟悉旋律已成一九九七的年代記憶。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