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舞台劇《我們的故事》由即日起至本月九日在港上演 網絡圖片
我何其厚幸,一九九七年香港回歸祖國以及二○○七年香港回歸祖國十周年的慶典中均分別以拙作《衝上九重天》、《歸航》以及《女人本色》改編成電影及電視劇,作為獻禮劇。
二○一七年,拙作《我們的故事》改編成舞台劇,並以此作為慶賀香港回歸二十周年的獻禮劇,此乃拙作首次以舞台劇的演繹形式與讀者觀眾見面,真讓我喜出望外。
每一次小說被改編成為其他演繹形式的作品,一定有很多人問我是否滿意這樣的改編?我從來的答案都是「絕對滿意」。因為書山書河,拙作被挑中了,演繹成為另類作品面世,負責改編製作的團隊無疑是要花上無數人力、物力、財力、心力去完成任務的,這種對我的信任與看重,愧無以報,所以絕對滿意是由衷的,也代表着百分之一百的感恩。
我是一介小商人及普通的家庭主婦,從不敢奢望能在文壇上佔一席位,之所以敢於勇闖文學殿堂,因為有志願要以小說的形式寫下回歸過渡期內香港人,尤其香港現代婦女在生活上的悲喜哀樂,更渴望記錄下在殖民時期裏,港英政府為了他們的國家而有需要在香港布置下的種種陰謀,以及愛國愛港人士在回歸祖國懷抱期間所遭遇到的,以及所拚命克服的種種艱苦、困難與委屈。結果,皇天不負有心人,筆耕十多年,寫就了一千多萬字,出版了過百種散文與小說,終能把我的心願在作品中表述出來。喜出望外的是歷年來獲得了海內外很多很多讀者的鼓勵和愛護,因而作品更有數十部被改編成電影電視劇。
《我們的故事》應該是我封筆之作了。我將以香港歷史為背景,寫下了一九四九年建國年、也是我的出生年開始至今的香港政情、商情、人情與愛情的故事。目前完成的第一輯名為《我們的故事之亂世佳人》,只是寫述了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五九年香港人的故事。我當然還會繼續努力寫下去。我盼望能為讀者提供一份有可讀性、並不枯燥、可以重溫舊日香港情懷的閱讀資料。小說內上至香港這六十多年來發生過的政治大事、金融巨變,下至往時的種種生活小節,都細細敘述、娓娓道來,其中當然有笑聲、有感嘆、有唏噓、甚而有痛楚、有眼淚,畢竟我們就是這樣一直走過來的,這就是我們香港人,包括了我的故事。
我原本只盼望我手寫我心,履行文以記史、文以載道的責任,於願足矣。沒想到能通過了作品與這麼多海內外讀者結緣,你們不能想像我有多高興。今日仍然努力筆耕,只為香港回歸祖國後,所面對的困難與風險比回歸前更多及更嚴重。二○一四年香港「佔中」事件以及去年香港立法會議員用辱華辱國方式宣誓的事件發生了,我覺得我更應該勉力以一支禿筆去寫香港的歷史,以後我們的故事會更曲折、更艱難,但我深信會更精彩、更輝煌。
我用小說形式,以真實的歷史為經,以現實社會情況為緯,期盼在很多很多年以後,一般平民百姓可以拿起一本易讀易明的消閒讀物,就知道了我們這一代香港人的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