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藤小姐有一個巨大的長方形的皮革包,淡茶色,上面刻着GWCC,她每天背着這個神奇的書包上下班,很酷。在日本,用一些比較有個性的,尤其是這種看起來方方的不同於一般女士背包的風格,非常像行業領域的專業人士作風。這種用衣品物品來表現身份、職業、地位的傳統,從歐洲文明中被完善地沿襲下來,在整個西方世界中依然奉為至高準則。雖然硅谷文化異軍突起,穿T恤上下班成為新的時尚,但是另一方面這種傳統依然穩如磐石。有一天我終於忍不住問了GWCC的意思,「Global Woman Community in China」,她笑說。原來她曾經在廣州留學兩年,學中文和在中國旅遊,她曾經去過西藏、新疆、雲南、內蒙古這些很遠的地方,也在上海、北京、南京這些都市裏駐足,這是個充滿着好奇心的非典型日本女孩。
「那麼這個包是在中國買的?」我問。「對,二○一三年在廣州,我們找到一家訂做包的店,這個GWCC是應我們要求刻上去的,order made在中國好便宜啊,而且質量也很好,我已經用了三年了。」她興奮地說。
這是一個時代的記憶,大量便宜而優質的中國製造,驚艷世界。但這個時代已經漸漸逝去——人工費的提高,企業經營的艱難,房市對實業的擠壓,等等。而另一方面,也有更多的具有個性特色的小型公司和店家開始紛紛出現。「我還從中國去了越南。」對於安藤而言,這個包是她旅行的美好記憶,「我還想去朝鮮,八月份我要辭職去緬甸。」日本的年輕人也在改變,不再是「日本世界第二亞洲第一」的傲慢,而是充滿對世界的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