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腎病未必有徵兆 驗血速查腎功能

時間:2017-06-26 03:15:28來源:大公網

  慢性腎病被視為隱形殺手

  一般人最關注的健康問題是「三高」,即是血壓高、糖尿高、血脂高,不過,另一個隱形殺手──慢性腎病,卻容易被人忽視。今期《大公報》記者訪問了腎病專科醫生麥振基,他指慢性腎病已成為現今醫學界着力處理的病類,以減低它對病人以及社會所帶來的影響。

  大公報記者 陳惠芳

  腎病專科醫生麥振基稱:「慢性腎病主要有三類,一是高血壓腎病,二是慢性腎小球炎,三是糖尿病腎炎,它們是構成慢性腎病的主要原因。另外,小便有蛋白尿、尿液起泡、含紅血球、腳腫,就稱之為腎病變綜合症。腎小球炎和糖尿病患者的腎受細菌感染,則會變成急性腎盂腎炎,徵狀包括發燒和腰痛。此時須送患者入院,讓他們接受靜脈注射抗生素以及吊鹽水的治療。而多囊腎病的成因多是遺傳性,並會引發高血壓,導致病人的腎功能逐漸衰竭。另外,也有腎腫瘤,較常見的腎病則有腎結石。若有腎結石,治療上要注意,小心別影響腎功能。」

  須控制血壓

  麥醫生認為,驗血是最易獲知腎功能的方法。他說:「一個人的腎功能如何,驗血最為清楚。由於腎功能有一個正常範圍,如超出這個範圍,就表示出現問題。要知道腎的肌酸酐超出安全範圍多少,驗血為主要方法,其次便是驗小便,看有無蛋白尿、紅血球。另外,亦可為腎進行量度超聲波顯影,過程很簡單,再進一步的檢驗方法有電腦素描、磁力共振,穿刺腎組織,抽取組織再進行病理化驗。」

  麥醫生表示,有時病人患上腎病,在事前沒有一個特別的病徵,並說:「腎病病人要控制血壓,這是很重要的,血壓要保持上下壓138/80才是正常。至於腎病亦有遺傳因素,可留意家族是否有人曾經患上腎病,並提高個人警覺。我還是這一句:要檢測腎功能,驗血、驗尿是最有效的方法。」

  那麼,腎病會對患者帶來什麼影響?麥醫生說:「那要視乎是急性腎病還是慢性腎病,不過,腎病患者都有共通的地方,如貧血、高血壓、腳腫、沒胃口。慢性腎病衰退分為五個階段,最嚴重是第五期的末期腎病,到時病人須接受洗腎,甚至換腎。第五期的病人又會有更大機會出現心血管疾病,所以,慢性腎病與其相關的併發症是互相緊扣,彼此牽連,絕對不容輕視。第五期的病人的腎功能已少於15%,他們會出現腎衰竭和尿毒症,即使有接受腹膜透析治療,生活亦會受影響,須考慮換腎。等待換腎期間,洗腎是唯一幫助病者過着正常生活的治療。洗腎分為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至於上述治療可維持病者多少年的壽命,就視乎病者的歲數。但現今洗腎科技相當有效,可令病者過回正常生活。當然,病者如可以移植新的腎臟,他們的生活質素將會提高,以及延長壽命。」

  糖尿成誘因

  可惜,香港在鼓勵死後捐贈器官方面,仍有待努力,一般而言,病人都要等。麥醫生對此說:「正因如此,輪候換腎的病人要等一段很長時間,過程中便要進行腹膜透析。病者到了末期階段,一旦腎衰竭,則冠心病、心臟衰竭、糖尿病等所有併發症,都可能出現,病情變得反反覆覆。病者可以在公立醫院,或於家裏在家人幫助下進行腹膜透析,費用也不昂貴。腹膜透析可以除尿毒,效果很好。至於血液透析是高科技的新治療方法,但需要由經驗豐富的腎病科護士進行,費用亦比較昂貴。外國較為多用血液透析,香港則是腹膜透析。以我的意見,兩種治療的成效都是一樣。」

  麥醫生指,病人進行腹膜透析,過程一點也不痛,只是對病者造成工作限制和生活不便。

  問到慢性腎病有否年輕化的趨勢?他說:「暫時未看到慢性腎病有年輕化趨勢,相反地,該病對壯年人影響較大。糖尿病則有年輕化趨勢,它會引發腎病,更佔了當中的一半原因。預防腎病的方法很簡單,初期可找家庭醫生,若病情嚴重便須轉介專科醫生,到時病人首要控制血壓,平時非必要,勿服用消炎藥、止痛藥、中藥,這些均會影響腎功能。同時,病人須控制血糖,一旦發現腎小球炎,須及早求醫。現今很多藥物對血壓和糖尿控制成效顯著,有效減慢腎功能衰退。」

  常言道「病向淺中醫」,根據麥醫生所言,慢性腎病病源是血壓高、糖尿病等,幸而簡單的驗血,便可得知腎功能,對這個隱形殺手,大家不得不防。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