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14藝術家聯展水彩畫

時間:2017-06-23 03:15:57來源:大公網

  圖:主禮嘉賓與參展畫家大合照 大公報記者王豐鈴攝

  【大公報訊】記者王豐鈴報道:適逢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周年及「一新美術館」成立二周年,一新美術館即日起至八月十九日舉辦「萬紫千紅:香港新水彩」展覽,以十四位香港藝術家,合共五十五幅作品,呈現香港水彩畫的發展軌跡和嶄新面貌,亦通過畫中的漁村海港、食檔集市、廟宇高樓等特色風物,勾勒出一個鮮活動人的香港。

  香港風景為主題

  展覽開幕禮昨日在一新美術館舉行,中聯辦副主任楊健、觀塘區議會主席陳振彬、康文署副署長吳志華、中聯辦宣文部副部長羅江、南旋集團主席兼行政總裁王庭聰、孫少文基金會創會主席孫少文、孫少文基金會主席孫燕華、「一新美術館」總監楊春棠作為主禮嘉賓為是次活動剪綵,十二位參展藝術家亦到場。

  是次展覽以香港風景為主題,參展的十四位香港藝術家涵蓋老、中、青三代,風格亦大不相同,包括江啟明、沈平、卓曉光、徐天潤、麥少峰、黃仲民、黃金、陸國源、陳祖恩、陳球安、廖井梅、劉羽祺、歐陽乃沾和謝樂柔。

  參展藝術家以各自擅長的手法,從不同視角呈現香港水彩風貌:有的表現出明顯的當代風格,如廖井梅的抽象畫《遠方》與《紅與綠》;有的風格寫實,觀察都市生活的細節與節奏,如劉羽祺的《希望》與《香港街市》;有的還原歷史,對照呈現香港的發展與變遷,如歐陽乃沾寫於上世紀五十年代的《一九五四年的銅鑼灣避風塘》和《葵涌的河灘風景》……

  藝術演繹筆法細膩

  年逾八十的江啟明,已有二十年未參加過公開活動,此次出山,展出作品《新娘潭》、《石澗》、《大埔鳳園蝴蝶保育區》,以細膩筆法捕捉瞬間景象,遠看似相片般立體逼真。三幅均為江啟明近三年的作品,在接受專訪時,他自言四十至七十歲是創作黃金期,伴隨着歲月中的生命感悟,有了新的藝術構想:「我發現整個物質世界,都是數字的組合。我將大自然的數字、色彩的數字,在腦中重新編排,用藝術的角度重新演繹,嘗試放低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