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市場估計,聯儲局九月便開始縮表,對資產價格的壓力或比加息更大,故九月再加息機會不大 資料圖片
美國聯儲局在上周加息後,雖然表明年內將會加息最少一次,但市場有部分人開始相信,今年將不會再加息,而利率期貨亦顯示,儲局今年再加息的機會最多只有四成六。然而,相信在聯儲局副主席費希爾(Stanley Fischer)周二對全球樓市發出警告後,市場對聯儲局今年再加息的預期應該會回升。
為防範危機 儲局適時出手
費希爾雖然在發言中並未明言全球哪些地區的樓市升勢過急,但他指出,樓價大升主要是受到利率長期低企的刺激,這便不期然會令人猜想到,他所說的地區,應該已包括了美國在內。
事實上,聯儲局雖然自從去年十二月起,每三個月加息一次,但是,至今並未明顯令美國樓市降溫。標準普爾的Case-Shiller二十大城市房屋價格指數,在截至今年三月的十二個月內,共上升了5.9%,是自從2014年7月以來最大的升幅。同時,美國樓價的升幅更是平均時薪的一倍多,反映出美國人供樓開支佔收入的比例亦愈來愈大。
另外,美國房屋供應大跌,在過去一年間大跌了9%,至193萬間,導致供不應求的問題增加,亦是樓價不斷上漲的另一個原因。
雖然美國樓價仍然遠遠未及金融海嘯前的水平,根據物業網站Trulia的資料顯示,目前美國全國樓價,只有逾三分一的屋價已到了金融海嘯前的高位;但是,正如費希爾在發言中所說,全球已無力再應付另一次經濟大衰退和全球金融危機同時出現;言下之意,即表明即使加息等措施會令美國經濟增長受阻,但為了防範危機,亦是別無選擇。
縮表影響巨 九月料不加息
費希爾雖然未有暗示或明言在未來三個月會再次加息,但是,估計聯儲局在九月份便開始縮減資產負債表規模(簡稱縮表),屆時對資產價格的壓力,可能較加息更大,所以並未必要在九月份再加息。同時,德國將在九月舉行大選,雖然現時民調顯示默克爾所屬的政黨仍然穩操勝券,但為防「黑天鵝」事件再次出現,聯儲局九月份將應按兵不動,再靜觀其變,一來可以減輕縮表對市場造成的壓力,再者亦可以守為攻,不失為上策。
倘若一切風平浪靜,縮表和德國選舉均未有對金融市場構成任何威脅,其後聯儲局才在十二月份出手亦未算太遲,因為仍可以符合該局今年加息三次的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