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彼得堡」曾易名「列寧格勒」,我們在不經意間,還會按習慣呼其舊名。
聖彼得堡是前蘇聯和俄國歷史極其重要的一站,發生過以「革命」形式推翻沙皇政權的「十月革命」,這段歷史也成了被關注的一章,內地網絡常見討論文章。我認為對這段歷史最有發言權的,還是俄羅斯人民,評價該由他們說了算。
聖彼得堡最具代表性的街道是涅瓦大街。
熟悉俄羅斯文學的朋友對「涅瓦大街」的名字一定不陌生。寫過小說《死魂靈》、《欽差大臣》揭露鞭撻沙皇制度社會的俄羅文學家果戈里,也寫過短篇小說《涅瓦大街》,表現了其時的市井生活。
俄羅斯文學史上熠熠生輝的普希金、陀斯妥耶夫斯基、托爾斯泰,與這條街也有着萬千聯繫,故涅瓦大街是俄羅斯文化的一個符號。
涅瓦大街開發於十八世紀初彼得大帝時代,長四公里半,寬二十餘米,道路筆直,東北西南走向。街道兩旁是氣派多姿的四五層高建築,其高度按當時規定不能在冬宮之上。在街上,視線可不受阻擋,盡情放縱。
在俄國人眼中,徒步走完這條街是理所當然的,因為街道兩旁盡是他們引以為傲的建築:喀山教堂、奧斯特洛夫斯基(劇作家)廣場及其後面的亞歷山大德琳劇場、卡捷琳娜大帝雕像、國立圖書館、文藝咖啡館……
涅瓦大街騎在三條河上,故聖彼得堡也有「北方威尼斯」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