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日本的女性就業似乎還處在非常初期的階段,沒有完全脫離家庭主婦的思維模式。在職場不僅位置偏低,而且女性自身對於職場的理解也非常有限,常常是優越感和自卑感共存。和公司裏的日本女性一起午餐,話題無非是美食旅遊以及家庭,至於工作的內容討論,政治經濟動向對業界的影響類的話題幾乎沒有。沉浸在自給自足的工資帶來的區別於家庭主婦的一點點小小的優越感中,不敢去和男性競爭,卻忙着和同行攀比,跳槽也比較少。
同性的攀比和嫉妒是日本這男性中心社會的一個副產物,得到了男性就得到了下半生的利益,兩性關係依然是維繫大多數女性收入的主要來源。地震多發的日本常常以低層建築為主,一般公寓也不過十層左右,而近年來防震技術實現突破之後,三十層的高層居住樓成為新的時尚,也是收入新貴的首選,「tower mansion housewife」成了一個新名詞,原因是《日本經濟新聞》報道這些高級住宅中住在高樓層的主婦歧視住在低樓層的主婦。
周末出去購物回家,巴士上坐着一位精緻女性,本白蕾絲襯衫,水洗墨綠中褲,頸中銅綠復古項鏈,着銀白相間的鞋子,手握一把蕾絲遮陽傘,妝容精緻地掩飾着眼角皺紋,彷彿一朵百合,到站後她默默下車走向街邊的小別墅,樣子惹人憐愛。
這是大多數日本女性的一生寫照嗎?如風中悄然綻放又悄然逝去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