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經合組織(OECD)周三上調全球經濟增長預測,但對發達經濟體的前景抱持審慎看法,但該組織最新經濟報告中,預測今年全球經濟增長為3.5%,2018年經濟預料增長3.6%,主要是受惠於營商和消費者信心好轉、貿易流動復甦,以及失業情況有改善。
內地經濟料增長6.6%
經合組織表示,經歷五年疲弱增長,目前則出現好轉跡象,預計美國經濟今年及明年增長2.1%,歐元區經濟同期預計擴張1.8%。該組織表示,美國經濟增長料於今明兩年好轉,這是由於美匯升值的風險減褪、財務政策支持效果開始出現、消費者開支將受惠於就業增長,以及勞工市場好轉和工資增長。
經合組織預測,英國經濟今年將會增長1.6%,2018年增長料放緩至1%。該組織稱,中國內地今明兩年經濟將會持穩,預計今年增長為6.6%,到2018年增長為6.4%,經合組織稱中國內地經濟增長受惠於基建投資加快,以及「一帶一路」倡議的政策;另外,內地消費增長將保持穩定,全球需求復甦將支持中國出口。然而,經合組織警告,環球主要央行的貨幣政策利率背馳,令到金融市場波動機會提高。
世銀:呈復甦但偏弱
此外,雖然世界銀行預期全球經濟增長速度或將達到七年來最快,但其經濟學者Ayhan Kose表示,經濟雖然呈現復甦,但仍然偏向脆弱,存在下調風險,這當中包括新興市場因素,巴西、南非和土耳其均面對政治和債務問題。
Ayhan Kose稱,市場可能低估與政策有關風險,倘若政策不確定性加劇,可能會打擊信心和投資,引發金融市場壓力,全球經濟面對的風險還有貿易戰和債務比率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