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九十風華帝女花」的展覽,我覺得最珍貴的展品是任劍輝和白雪仙的《再世紅梅記》泥印本曲本。
泥印本是數量較少的印刷品,只供演出有關的主要人員所用。該曲本記載了「任白」自己親手寫下的記號:任劍輝以交叉為記;白雪仙以打鈎為號。她們在唱詞或唸白的字裏行間做了該等符號,就是其專用的憑證。在粵劇行業裏,俗稱「私伙介口」。
粵語說的「私伙」,就是指屬於個人擁有的東西。「介口」是粵劇界的行業術語,分作兩個解釋,既指從業人員的工資,亦指曲本上演員唱詞的交接處。同一位編劇所寫的劇本,若由不同的演員演繹,即使曲詞大致相同,但總會有些差異。尤其是每位演員的語氣可能有別,故此演員會在自己所用的曲本上劃上記號,好讓其他工作人員,特別是音樂伴奏和舞台監督知道,以便該等人員能配合自己獨特的表演流程和節奏。
有些「私伙介口」只是一句唱詞或一句唸白,但亦可能是整段唱曲。例如不少戲曲都有《周瑜》劇目,粵劇亦不例外,很多名伶都會演出該位三國人物,劇情差異不大。惟是已故名伶林家聲的版本,便有一整段《艷曲醉周郎》的唱曲,將該位原是小武的行當,變成多情的唱家。其他演員就算同樣演出周瑜的故事,便沒有該段唱曲。有些名伶為了保存個人的絕招,將「私伙介口」的曲本只留為己用,所謂的收在「金山櫳」。徒弟只有在師傅離世後,方可在「櫳底」找到師傅的秘技。傳承的困難也在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