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江蘇原始彩陶樸拙童真

時間:2017-06-07 03:15:54來源:大公網

  圖:新石器時代灰陶豚形陶壺—一九六○年出土於蘇州吳江梅堰鎮\南京博物院供圖

  在文明古國中國悠久的歷史長河中,遠在一萬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早期,中華民族的祖先就發明了製陶術,使中國成為世界上最早製作和使用陶器的國家之一。彩陶是中國陶瓷工藝史上最早把裝飾紋樣與器物結合在一起的藝術品,也是遠古文化的第一個高峰。位於長江、淮河下游的江蘇,迄今發現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300餘處。南京博物院館藏的江蘇新石器時代彩陶,在世界彩陶藝術長廊中獨樹一幟,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成為中華文明的重要源頭之一。\大公報記者 陳 旻

  步入南京博物院的江蘇古代文明展廳內,展出的一排排原始陶器中,有一件看似平淡無奇的實用工藝品彩陶窄帶紋鼎。據南京博物院考古專家介紹,這件窄帶紋鼎簡潔素雅的裝飾風格,正是早期彩陶藝術的典型特點,生動再現了遠古先民樸實敦厚的審美意趣。

  一九五四年九月,南京某基建工程隊在平整北陰陽土地時發現文化遺物,南京博物院聞訊後立即派人前往現場調查,確認此處為重要的新石器時代遺址,遺址面積有七千一百多平方米,文化層保存較好的有三千餘平方米。

  窄帶紋鼎 優雅平靜

  一九五五年春,為配合南京大學建房工程,南京博物院對此遺址進行了第一次發掘,清理了八十八座墓葬,發掘時間從一九五五年二月二十三日起,至三月三十日結束。這件窄帶紋鼎便是從其中一座墓葬中出土,專家鑒定其距今五千八百年。

  鼎是一種燒煮食物用的炊具,據南京博物院考古專家介紹,這件窄帶紋鼎用質地較純的細泥製作,耐熱急變性較差,如果置於旺火上,胎壁會爆裂,因此認為這隻鼎或為盛食器。

  原始藝術的特點是服務於實用。彩陶的出現,是原始先民在陶器造型美的基礎上,再運用色彩進一步美化器物。這隻窄帶紋鼎便真實地反映着新石器時代早期彩陶的藝術水準和人們的審美觀念。

  近觀這個窄帶紋鼎,製作精巧,連三足在內通高僅14.2厘米,口徑17.4厘米,侈沿斂口,斜肩、淺腹、圓底,下端是三個扁平楔形短足。腹底轉折處有一圈凹楞紋,令鼎的形態於勻稱中富有柔潤韻致,簡潔明快,顯出當時製陶工藝的熟練。

  新石器時代,古人已經懂得用色彩表現感情,窄帶紋鼎的彩繪裝飾猶如恰到好處的薄施粉黛,表面一層赭紅色陶衣,口沿外與腹底結合處的一道凹楞紋上,各繪一道窄窄的褐色彩帶。兩道彩帶之間,又隨意點綴褐彩平行短線,乾淨爽利。

  沒有過分的裝飾,沒有刻意的誇張,窄帶紋鼎彩繪紋樣簡單,色調鮮明,優雅而平靜,平和地透出寧靜質樸的美。

  豚形陶壺 渾樸洗練

  一九六○年,在蘇州吳江梅堰鎮東北的一處良渚文化遺址中,出土了一件栩栩如生的似鳥形陶壺,距今五千年以上,引發內地考古界的高度關注。

  據南京博物館介紹,當時,由於挖掘地自古就是水鄉澤國,主持發掘者認為這是水鳥造型。為了弄清是鳥還是豚,考古學者專為此請教南京大學生物系的兩位教授,反覆觀察研究,除了尖喙及頭頂有冠有鳥類特徵外,整個形態與豚更相似,最終被確認為豚。但究竟是江豚或是海豚,南京博物院專家表示「難下定論」。

  據考古專家介紹,在原始社會中、晚期,陶器製作仿照動物形狀已屢見不鮮,但把器形塑造成完整的動物形狀的卻很少見。

  豚是一種水生哺乳動物,體形似魚,尖嘴。梅堰遺址雖然並不鄰近大海與長江,但據專家對長江三角洲古地理的研究,在新石器時代,梅堰是臨近瀕海地帶,遺址西距太湖僅3.5公里,南部未封閉,可經由杭州灣與東海相通。專家認為,梅堰當時的自然環境,適合豚的活動。

  南京博物院專家表示,在梅堰出土遺物中,有相當數量的魚鏢、網墜、古鏃、石鏃等漁獵工具,說明捕魚狩獵是梅堰居民的重要生產活動,因而能常常看到豚不是新鮮事兒。豚巨大體形,優雅歡快的騰躍,快速游動的靈敏,一定會給梅堰居民留下深刻印象,他們對豚由懼怕敬畏變為喜愛崇拜,進而用藝術手段予以再現。專家認為,這不僅是一件源於生活、寄託着梅堰居民情感和祈願的珍貴藝術品,也可視為珍稀的遠古時代豚的標本。

  豚形壺全長32.4厘米,體積約為真實豚的七分之一左右,為泥質灰陶捏塑,通體呈淺灰色,接近豚的膚色。鳥喙狀尖嘴,雙目直視前方,炯炯有神,頭生一冠,順頭頂後卷,軀體肥圓,體下有三個小小的支點,穩穩地支起身體。尾鰭上翹,腹內空,看起來可以作容器,但專家說,豚形壺的造型保持了豚橫卧的姿態,尾部與軀體處在同一水平線上,並不具備容器的實際使用價值,足見藝術家分明是想塑造一頭活生生的豚。

  南京博物館專家說,這件豚形陶壺是新石器時代晚期陶塑藝術的代表性傑作,塑形工藝精緻,周身打磨光滑。從側面看,豚沉靜從容,憨態可掬;但從正面看,豚圓睜雙目,全神貫注地盯着前方,似正在全力飛速地追游着,敏銳而有力。造型儘管體積縮小,但比例切合,酷肖逼真,捏塑手法率意洗練,如信手而得,雕塑技藝之熟練,出神入化,爐火純青。

  專家還指出,豚形壺的頭上加綴一個實際並不存在的冠,其意義可能是對豚的人格化或神化,反映着原始社會先民對於超人力量的崇拜。這件豚形壺的塑形,展示了原始社會晚期階段中國雕塑藝術的發展水準,是研究中國雕塑藝術史的不可多得的實物例證。

  鏤孔花瓣紋器座 率意天巧

  位於蘇魯邊境的江蘇邳州大墩子遺址,是一處保存完好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一九七六年出土了一件鏤孔花瓣紋彩陶器座,南京博物院專家介紹,這是彩陶藝術晚期的作品,距今約有五千年歷史。

  關於器座的用途,專家解釋為,在原始社會居民使用的陶器中,有部分底部呈弧圓狀,必須用座子放置平衡,這件鏤孔花瓣紋器座,即是這種專用座子。

  南京博物院專家對這件器座連連讚嘆,認為它「集中表現了古人的絕頂聰明」。喇叭形陶座,高24.1厘米,上口直徑19厘米,下口直徑27厘米,造型簡單,結構科學。原始社會先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發現下口(底)大於上口,使承置器皿的重心難於超越底的範圍方能最穩固的物理現象,創造了喇叭形作為器座的最佳造型。

  「但是上口小了,會影響承置器皿的穩定」,於是古人就在上口加一圈外沿的寬沿,有效擴大了上口的承接面,使因上口小形成不穩的設計缺陷,得到圓滿的彌補,器形也隨之看起來更完美而富有穩定感。「一舉兩得,這是多麼聰明的做法」,專家說,由此可見原始社會的「陶工」們,對製陶的態度是極為認真,他們不僅孜孜以求陶器的實用效果,還不停地探索盡善盡美的理想造型。「所以,遠古時代留下的每一件精美陶器或其他文物,都是原始社會先民智慧、才能,以及生活經驗的結晶,太值得受到世世代代後人的珍惜與借鑒。」

  這件器座的彩繪裝飾,與其他畫彩陶器不同:器表滿飾彩繪,畫面以棕紅色彩為底色,以褐色彩帶為圖案色襯,以白彩描繪紋樣,整個圖案可分為三個單元,色彩層次多至十一層,斑斕絢麗。南京博物院專家說:「如此繁富的彩繪裝飾,在江蘇地區的彩陶藝術中,幾乎是僅見的。」

  圖案設計作上下兩個單元,以連柵紋為主體,中間部分由相對半月紋加圓形鏤孔組成。由於半月紋的兩角被鏤孔飾切去,在視覺上變為圓形和平行線。圓是一個個渾圓的實體,平行線則像一條鎖鏈,被圓孔飾僅僅地與圓鉚合在一起。上下連柵紋猶如兩層框架,從不同方向把圓撐得絲毫不能動彈,使圖案有着一種特殊的穩固感。

  彩繪雖然布滿整個器表,但仍有相當的空白,在緊密中顯出疏朗,「足見藝術家的匠心,也生動地說明,彩繪圖案的設計是與器物的實用性密切相聯的。」連柵紋的描繪遒勁果斷,紋樣的排列參差有致,活潑明快。南京博物院專家介紹道,原始社會的藝術家在描繪此幅圖案時,並不先在陶器上畫底稿,也不作圖案的定位,而是完全憑藉熟練的繪畫技巧,徒手一筆畫出。圖案的線條娟秀流暢,橫線剛健挺拔,半月紋弧線圓轉勁利,富有韻律。「這些都表明,原始社會藝術家對於繪圓技術的掌握,已是無比純熟,才能夠取得這般出神入化的藝術效果。」

  江蘇古代文明展廳內,還展出臉容趣致的豬頭形彩陶、造型線條流暢的連柵紋鼎等。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