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藝《大訟師》與京劇《宋士傑》一樣,把宋士傑作為了核心主角。戲曲是以演唱人物內心獨白來敘事,《大訟師》過於依賴京劇戲曲特點,導致節奏拖沓冗長。京劇中宋士傑《盜書》便是精彩一折,但此情節在話劇中則被當代觀眾所詬病:宋士傑為明朝律師,在自家經營的旅館中竊取客人公函,雖是非常之道行非常之事,但話劇中給予的特殊情境不夠充分。宋士傑違反「民不告官」的明朝律法為弱女申冤,這是人物最亮色,但此話劇中還未擺脫戲曲塑造人物的閒筆小趣,導致《大訟師》裏的宋士傑形象顯得過於鬆怠與狡黠。
《四進士》原著中建構了民與官的兩大陣營的三個階層,四進士為朝堂陣營,宋士傑與楊青為民意代表,宋士傑屬於知識階層,楊青屬於普通百姓。原著在楊青等百姓的刻畫上筆墨動人,平民的良知與勇氣衝破朝堂黑暗,正義得以光復,算是明朝的「人民的名義」的反腐傳奇。可惜,《大訟師》未能抓住這一更具現實意義的改編方向。
宋士傑不是不可以獨立成篇,一九九二年香港杜琪峯導演電影《審死官》即為優秀改編。該片將《四進士》從明朝改成清朝,從河南改到廣東,周星馳生動刻畫了宋士傑的機智,梅艷芳飾演其夫人,將動作喜劇進行影片風格包裝,嬉笑怒罵成大器。該片當年在香港創下近五千萬港幣高票房,成為港片古裝喜劇的經典。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