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謎情日記》往事並不如煙

時間:2017-06-01 03:15:57來源:大公網

  圖:編劇認為把韋東尼女兒的戲分加重,對電影幫助很大

  人口老化這個議題,近年常常聽聞,因而對此已不知不覺間感到貼身,也許這股無名的意識已暗藏心底,看《謎情日記》劇照時,自然給它定性。但是,作品的精彩卻不囿於年輕人看見長者生活以至思路的心路歷程與狀態,甚至是觀照自己的影子。

  改編獲獎暢銷小說

  故事的主軸由主角韋東尼接獲初戀情人維妮母親給自己留下的「遺產」開始。這份「遺產」更是異常特別,是自己昔日初戀情人維妮移情別戀的舊日同窗兼好友范亞恩生前的日記。由於,韋東尼一直無法從初戀情人維妮手中取回那本日記,因而翻起昔日的回憶。當年維妮和韋東尼分手,戀上好友范亞恩,韋東尼妒火中燒給二人送上「祝福」信,不久,便傳來范亞恩離奇自殺身亡的消息。斷交四十年,東尼再次接獲維妮的信息,在回憶的碎片中,再透過前妻的「協助」,憶起昔日年少輕狂的三角戀,更翻出驚人的秘密。回憶過後,韋東尼終頓悟自己原來不懂愛惜前妻與女兒。

  這齣戲改編自暢銷兼榮獲Man Booker小說大獎的《The Sense of an Ending》(電影中文名《謎情日記》),是康城得獎導演Ritesh Batra(賴舒彼查)第二次執導的作品。參與演出的演員都鼎鼎有名,包括英國知名演員Jim Broadbent(占布洛德賓),他曾憑《Iris》(《愛莉思的情書》)榮獲奧斯卡及金球獎最佳男配角,2002年又藉《Moulin Rouge!》(《情陷紅磨坊》)摘下英國電影電視藝術學院(BAFTA)最佳男配角,而令年輕一輩觀眾看得開心的《BJ單身日記:生得啦BABY》也有這名老練的演員參與演出。除他以外,還有Charlotte Rampling(夏綠蒂藍萍)這名同樣來自英國的資深演員,憑《45 Years》(《緣來他不夠愛我》)獲得奧斯卡影后的提名,及奪得柏林影展銀熊獎影后及歐洲電影大獎后冠。

  知名的資深演員外,仍有不少好戲之人包括《愛.誘.罪》夏域華特Harriet Walter、《唐頓莊園》米雪黛姬莉Michelle Dockery等。一齣戲當然也需年輕演員,當中包括首次參與電影拍攝的新星比利霍爾,及曾演出《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的Joe Alwyn(祖艾雲)。

  單憑演員的陣容及造型,自覺作品是探索人口老化問題應為合情合理的猜想,未料,編劇Nick Payne(力奇派恩)想講的卻遠多於此,矛頭指向每個人、如何詮釋歷史,以及家庭關係等。

  支點人物舉足輕重

  翻起韋東尼封塵的回憶,正是作品點睛之處,亦相信是小說作者的心思。每一個人都有經歷,都有過去,但是,人生的絕妙地方是,喜歡「選擇性的記憶」,揀選自我感覺良好的記憶去翻帶回想,對自己過去魯莽、衝動甚至莽撞卑劣的行為,會不自覺地在腦海中「上鎖」封存。編劇用剝洋葱式,逐步給韋東尼「開腦」解「鎖」,揭開昔日好友范亞恩自尋短見可能的「謎」底,且透過范亞恩表達了個人對「歷史」的看法。

  由於故事涉及「歷史」,再加上,小說與電影畢竟不同,導演賴舒彼查便要不斷交疊時空敘述過去與現在,不過,畫面的跳動並未令人感到疲累或厭煩,箇中原因是導演準繩地揀選了重要的場口憶述昔日往事。

  故事雖令人看得入神,也有觀照自身的感悟。但是,這部電影令人感到敬佩的是,原著作者Julian Barnes鼓勵導演「背叛」自己,Barnes認為:「身為盡責的導演,必須狠下決心,改動小說應該改動的地方。我一直堅信,當把作品交給有見識的導演時,就要放手讓他們的創意高飛。」正因如此,小說中可能不太着重的角色如韋東尼的前妻、女兒、初戀情人的母親等角色,導演重新賦予她們應有的生命力,把男主角的「缺陷」彰顯出來,最特別之處是透過前妻喚醒了韋東尼一直埋藏心坎的記憶,甚至自我觀照的檢視。

  事實上,這部作品一直圍繞着男主角韋東尼演繹,述說着一個男性的故事。但是,不經意的魔法卻在當中施放,女性的無奈、有苦自己知、包容、行為與思想的掙扎等,慢慢地滲漏出來,而不是歇斯底里式或是濫情的高喊叫賣。

  至於演員的演出,自不言落在兩名資歷深厚的男女演員占布洛德賓及夏綠蒂藍萍身上。占布洛德賓成功演繹一名自我中心的老男人,而夏綠蒂藍萍的演技更是精彩,戲中她演韋東尼初戀情人的老年角色,出鏡不多,但是,每個鏡頭都看見她成功進入演繹的角色,五味架中的恨、怒、驚、喜、傷等配合角色的年紀與歷練,恰到好處地展現出來,沒丁點氾濫,或過於隱藏。出色演員的演繹,即使不看故事,純粹欣賞演技已叫人讚嘆。

  筆者雖然無看過得獎小說《The Sense of an Ending》,但是,小說中穿插了多個角色,特別是維妮的母親莎拉,她個人、跟女兒、跟韋東尼以至與范亞恩及其後的自殺原因等,都充滿着令人追看的懸疑及進一步解釋女主角對男主角怒恨的原因;可是,是次改編出來的《謎情日記》,編劇刪除了這些扣人心弦的枝節,選取展現主流的價值觀,為觀眾帶來另一角度的視點與思考。

  畢竟人的一生,是一步一腳印累積而成,每步都是印記。

  編者按:《謎情日記》六月一日上映。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