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聊天,說起文化界沽名釣譽的現象,都不齒某些人的嘴臉。
寫作的動機,在個人來說,一是抒發內心的感受和思想的成果,從社會的角度看,也因作者對社會與人性的洞察,他的作品便或多或少對世道人心有所裨益。
至於社會對某一作者的評價,那是社會的事,不是作者本人的事。
作者本人把社會對他的評價當作自己的事,到處鑽營,輸送好處,以換取他人的褒揚,沽名釣譽的結果,可能也有一時的風光,但那根本是自欺欺人。
一個寫作者是否沽名釣譽,是衡量一個作者思想境界高不高的簡單方法。有的學者、作家地位已經蠻高了,仍一天到晚汲汲於虛名,唯恐他人對他的評價不夠高,希望別人把他捧到李白、杜甫、蘇東坡的歷史高位去。看他們如此厚顏經營自己,只覺得可笑。
好作家不是經營出來的,是苦心孤詣,窮究天人之理,細察人性之微,深刻思考,下筆有神,奉獻精心創作的作品。一個作家每日絞盡腦汁在搞人際關係,哪有心思好好寫自己的東西?
歷來沒有好作家是經營出來的,好作家都是寫出來的。